第二十九章:战事失利(2 / 3)
多万的将士而将军中最为厉害将领徐达给软禁了起来,若是此次有徐达带兵抵御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就算不能轻易取胜,可是绝对不会和汤和一般中了汉王陈友谅的奸计,使得将士们被汉王陈友谅的麾下汉军如此轻易就击溃了。
如今的情势如此严峻,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朱元璋忽然觉得自己的身子有些无力,不由叹了一口气,精神也开始有些不济,想了好一会,这样交代:汤和将军虽然战败,不过也是不得已,说起来此事本国公也是有些责任的,怎么说也是本国公看重了汤和将军,方才让他领兵去抵御汉王陈友谅的,没有想到汉王陈友谅居然如此无耻,明明已然是占尽了兵力上的优势,居然还搞偷袭这一套。
常遇春属下也点头,连忙为汤和开脱说道:汤和将军就是吃了太过老实的亏,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谋略,不过吴国公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了。眼下最为关键的是应当如何料理善后,及早筹划援兵增援常将军才是。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眼下确实不是论处将士过错的时候,汤和将军也不过是无心之失。本国公也不会如何重责于他。不过援兵一事,还需要让本国公筹划几日,若是有了强兵可用,本国公即可就会派兵增援常将军的。
使者微微的点了点头,朱元璋接着说道:你回去之后,跟常将军和汤和将军两位好好的说一声,就说本国公正在设法筹措军队,应天城中的民心士气,也是兴奋激昂,希望两位将军能够拖住汉王陈友谅的汉军。若是让汉军取胜,那时汉王陈友谅势必乘胜而北,直捣应天。此事关系重大,休戚相关,本国公还是要倚靠两位将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阵线,不能让汉王陈友谅攻到应天城下。
来人自然是明白朱元璋的这番话语是抚慰之词,不过有此言语总比没有来的好,所以也不答话,只是点头不已。
等到朱元璋说完了之后,来人方才说道:吴国公对小人的此番言语,小人回去之后,是否就如此这般的向常将军据实复命?
朱元璋深深的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如此。只要你能将本国公这番话语向常遇春和汤和两位将军言说,两位将军自然能够明白本国公的苦衷,一定会替本国公好好的抗击汉王陈友谅的汉军。
常遇春派遣过来的属下自然是明白这些事情,便对着吴国公朱元璋抱拳说道:既然吴国公有此吩咐,小人敢不从命,定然会将吴国公的这番话语给常将军和汤和将军带到的,还请吴国公放心就是。
朱元璋面色一喜,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径自走到此人面前,伸手拍了拍此人的肩膀说道:这几天辛苦你了,等到此事了结了之后,本国公定然会好好的给你一件好差事,升你几级军中的职务。
来人却没有特别欣喜的表情,只是淡淡的对这吴国公朱元璋拱了拱说道:多谢吴国公的赏识和提拔。在下定当为吴国公效犬马之劳,纵使粉身碎骨,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连连拍着此人的肩膀说道:你有此心,就算是对得起本国公了,至于今日我吩咐与你的事情,你看不能马虎,一定要细心谨慎的将我的话语给常将军和汤和将军带到,觉得不可以忘却了。
来人跪下来行了一个礼说道:今日我来的实话,常将军对我言及,只要吴国公能够尽快的筹措到援兵,常将军就能够守住阵脚,不让汉王陈友谅突破防线,若是不能的话,恐怕就不好说了。至于吴国公吩咐小人的事情,小人自然会办到的。
一听此话,朱元璋忽然觉得有些熟悉的感觉。
想了一下,朱元璋心里头忽然回想起楚流烟的话来,楚流烟对于自己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语。
为何楚流烟和常遇春麾下的来通报战况的使者的话语如此相似,朱元璋心里头忽然浮现出一丝疑虑来。
不过却不能立刻理出头绪来,心头有事,吴国公朱元璋面色也有些阴沉了下来。
常遇春麾下的使者察言观色,心知吴国公朱元璋可能想到了什么事情,连忙开口说道:吴国公,小人不能久留了,常将军严令小人向吴国公通报了军情和战况之后,即刻就要回去复命,一刻也不得耽搁了。
朱元璋抬头看了此人一眼,摆了摆手说道:好,既然有严令在身,本国公也不能强留你,你就此回去吧。
是,来人说了一声,随即便转过身子屋外挪步。
才走了几步,只听得吴国公朱元璋再背后叫住了他到:慢着,本国公还有一事,请稍等片刻。
一闻此言,常遇春派遣过来的使者心中忐忑了起来,惴惴的揣测着吴国公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破绽。
是以不敢即刻回身,只好背对着朱元璋。
听闻拼命赶路来禀告军情,连马儿都骑毙了一匹,你就和我府邸中的侍卫一同出去,到本国公府邸的马厩中找出一匹好马,就送给你做一个脚力,也算是本国公的一份心意好了。朱元璋笑着在后面对着此人言道。
听的吴国公朱元璋是这番意思,常遇春手下的将领方才松了一口气,定了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