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节、落魄之熊(1 / 4)
自从那个间谍回国之后,咱们的贸易站可是异常的火爆,截止到昨天为止,我们共接触了不下一千多自称是拥有各种技能的专家!赵宏林有些调侃的用手指弹着一份报告。
他说的数字还是进行过甄别的,事实上每天都有几百人神神秘秘的跑到贸易站宣称自己掌握着某种保密技术,经过甄别之后就只剩下了这些,当然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出境的要求,很多时候只是想用手中的技术换取美元或人民币,毕竟国家刚刚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所以很多人都还在观望新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也不急于将他们弄回国内,有时候一个配方、一打文件能更容易的带回境内,而这些则成为我向王老头邀赏的资本,当然我自己也会浏览一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不过很多时候那些紧要的东西都被赵宏林的同事们给紧急后送了。
很多的苏联专家对与我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外援,这些人以前在苏联时期也享受着各种补贴与配额,只是苏联已经不存在了,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是西方所急需的人才,毕竟欧美也不是技术落后地区,在工业化上它们还比苏联成熟的更早,所以很多人并不能在新时代里用自己的所长为家人谋得稳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争取的重要对象。
我们在行动,其实美国人也没有闲着,那些极为重要的火箭、航空、核武器专家是他们猎取的目标,一方面急于想了解那庞大的核武库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抱有宁肯自己白养活着,也不能便宜中国人的心理。要知道我们和美国佬心中都清楚,只要常规武装力量的差距没有达到一个时代地代差。那么美国陆军都不会轻易挑衅解放军,所以两国最实质性的威慑力量就是核武器,也只有保持有效的核遏制才是维持两国表面上和平的重要依托,对方刚刚盼到了苏联垮台,可不希望再出现一个能用导弹威胁华盛顿的敌对国家出现。
根据王老头的指示一方面我们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搞技术,另一方面我则用各各小公司大量的倒腾日常用品和食品到俄国,可以说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言明的默契,我提供急需地物资,并用高额的回扣让俄国官员们继续奢侈地生活。而他们作为报答却需要支付高于市价的购买成本,以卢日科夫为的不少旧势力不在乎用俄国政府的钱来买单。更不在乎自己这种国难财地行为,反正叶利钦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遏制**。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国家对执政群体的监督与控制不足。所以才导致了现在这种空有偌大的国土与资源却无力展的景象。而接下来叶利钦以及他手下的男孩帮们又祭出了一个令人苦笑不得地昏招:拍卖国有企业!
如果是正常的拍卖,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知道这些嘴里喊着私有化地家伙心中是不是被共产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竟然宣布将全国境内的所有的工厂企业进行估价,然后除以俄国公民的数量,这样一来每个俄国人都将获得一份等值的股票!这和打到地主均分田地有什么区别?最后民众手中握着没有购买力的股票还是会挨饿,他们只能急于出手来换取金钱,而这样一来大量的股票就被各类寡头按照极低的价格收购到手,实际上控制了整个俄国工业,也难怪普京上台后先对国内的巨头们下黑手。
买!大量地买!尤其是国家急需地各类重工业工厂,一个都不要放过!你要是手里没有现钱我替你解决!王老头几乎是在电话中向我咆哮。在他看来俄国人这种分家行为简直就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裹挟着十几年经济改革地成果他老人家有这个底气。
其实这种股票满天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们正在贬值。再加上黑市中卢布对美元的交换比达到了6o:1,我其实可以花很少的钱就收购到价值不菲的企业,不过最近我的现金一直很紧张,贸易中收回的黄金等贵重金属业被王老头平价的收入国库,所以一直都是自负盈亏的我在这种机会面前只好放下架子向银行求救了,而得到指示的银行方面效率出奇的高,可以说只要我开口基本上他们不会过问我要用这些巨款干什么,只要有我的签字就一律放行!结合着贸易站的里应外合,我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收入了价值两千亿卢布的工业股票,实际上控制了这个国家百分之十的工厂企业!如果没有央行做我的后盾。我想这种消费方式可以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破产。
工厂是买了。问题是怎样把它运回来?要知道俄国设备有个统一的缺点,那就是巨大且笨重。指望着常规的搬迁手段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在这边拆房子肯定会引起俄政府的注意,到时候他们要是耍赖不让我运走我也没有好办法,好在这个问题王老头替我解决了,先是将厂子直属的各类技术人员一顿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后就是邀请他们到中国观光旅游,然后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他们见识了中国逐渐繁荣的社会尤其是充足的市场供应之后,就会哭着喊着要在中国工作、生活……至于普通的俄国工人也好办,他们可以继续在工厂里生产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直到那些产品在中国组装成各类工厂需要的设备,然后被压榨的没有什么价值的俄国企业就会被我们按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