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局(今天一更五千字)(1 / 3)

加入书签

听他一番慷慨陈词,侍卫顿时神色肃然:王爷说的好,民族大难,匹夫有责

苏誉淡淡一笑,挥手道:来人,带他去领一百两银子,再管上一顿上好的酒菜,送他出城去吧。

侍卫顿时激动万分,行礼道:常听人说,天下人杰莫出锦江王之左,今日一见,当无憾矣他朝苏誉又拜了两拜,方才离去。

张琳儿玲珑心思,苏誉可不是什么好人,平时那些传旨的不是被骂回去,就是见不到人。今日怎么会这般热情,又是赏银又是管饭的。嗤嗤笑道:今天你怎么这么好心?竟做起了笑脸王爷。

苏誉回过脸来看着张琳儿如花儿一般的笑容,不禁心神摇曳,自从张琳儿为他生下了小苏轼,整个人的气质就成熟许多,原先的青涩早已经消失不见,多了几分为人母的风韵。不禁坏笑道:你相公我什么时候不是最热情了?

张琳儿两腮微红,娇嗔道:你又作怪,把儿子都带坏了快老实交代,有什么不轨企图。

苏誉捏了捏小苏轼的脸蛋道:这小子还用我教,将来肯定是个风流的才子在他印象里,苏轼确实是个百花丛中过,佛在心中坐的风流词人,不过自己好像偷了他几首,老子借用儿子的,应给不会对他造成啥影响吧。

这次向朝廷借银子是一件大事情,一千万两,即使对苏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么重要的事情,皇上派来的自然是身边的亲信,有些本事的人。皇上既然昏聩,我就要在他身边打开豁口。苏誉意味深长的道:从现在开始,无论是在百姓心目中,还是在朝廷官员心目中,你相公我可是要扮演一个好人来拉拢人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并不是苏府的兵强马壮就能解决面前所有问题的。

张琳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点头道:相公如此劳累,琳儿却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我重新做回锦江晨报主编,把这报纸扩展到南方各省吧,若是想得民心,这就是个最好的宣传手段了。

苏誉眼睛忽悠一亮,一拍额头,差点把这事情给忘了。现在锦江晨报的触角虽说已经延伸到了江南各地,但是规模一直都不算很大,自从当初颜良去杭州开分社失败,似乎锦江晨报还从未扩张过。现在的锦江晨报可是不用担心消息来源了,有周钱执掌丐帮,什么样的消息弄不来?全国十几万的丐帮弟子,就是苏府的廉价记者

锦江城一处的报社每天就能给苏府带来近万两的收益,这些银子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再出售自己手上的信息资源。

苏誉轻轻的端起琳儿的肩膀,两个眼睛露着精光道:琳儿真是我的贴身小棉袄,知道你老公缺钱,小脑袋就想出这么一个生财之道来,真是爱死你了。

讨厌,谁是你的贴身小棉袄张琳儿娇嗔道,两个脸颊透出粉嫩的红色啊……干什么你,这里来来往往的很多人呢。她一把将苏誉即将伸过来的嘴巴挡了回去道。

哪里有人?他们可看不见苏誉故作正经道,随口向不远处一个小厮道:你过来看见我刚才和夫人在做什么吗?

那小厮吓得连忙摇头道:王爷恕罪。小的其实是白内障,青光眼,你看……小的什么都看不见……看不见边说边拿手比划着。

苏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恩,算你聪明,这些银子赏给你去看眼睛,去吧随手丢给他一锭银子道。

张琳儿一阵咯咯娇笑:你啊,真是个会花钱的主,刚才还听你说缺银子呢。顿了顿又道:我们苏府可谓是日进斗金,再加上这次开了几个街道的银子,四五千万两的库存应该有了,王爷还说没有银子呢?

说道这里,苏誉的脸色不禁沉了下去,缓缓道:银子总是不够的,想要给这小子留个皇位做,可不容易。朝廷从我这借走一千万两也只是权宜之计,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可见战争这个东西是巨大的烧银子的机器。若是想举大事,程家要平,金国要平,蒙古要平,西夏要平,甚至在西南角虎视眈眈的大理,也不能给他们好颜色看这一圈下来,四五千万两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更重要的是,一旦立国,面对满面疮痍的河山,需要多少银子去给那些没有房子的百姓盖房子,没有铺盖的百姓筹铺盖,这又是多少银子?……

张琳儿神色肃然,点点头道:相公,我懂了明天我就准备重新赴任晨报主编,让大秦的版图上,处处都有锦江晨报的影子,让它每天都能给王爷赚回几十万两.

苏誉点了点头,这事情交给张琳儿去做,想必是没错的。她是个做事极有条理性的女人。也能让天下人看到,在锦江城,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将来再开始妇女解放运动的时候,也有个依据。

忽然他又想起一件事情,问道:琳儿可有听过秦家有什么传家之宝没有?

传家之宝?琳儿脸色一滞我倒听说过这个东西,秦家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代代相传的东西

苏誉长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或许这东西从来没有存在过吧,只是一个传言而已。

张琳儿追问道:这东西很重要么?

当然,如果有了这个东西,你相公我就能给你封个皇后当了。苏誉笑道。关于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