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神将!人屠!(1 / 2)
其实,单单那副对联的内容就足以令人浮想联翩的了,在他的印象中,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人屠一词通常特指一个人,也是绝对当得起神将之称的一个人——战国大将军白起!
做为神将,历朝历代的史书对白起都是毁誉参半,但没有一个人敢否认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华。即便与兼灭六国的王翦、攻伐一生的廉颇、抗胡退秦未逢败绩的李牧站在一起,他依然是后人传说中的战国四将之首!而在这些人当中,其他三个通常只被称作名将,唯有白起,同时还当得起军事家之名,不少人拿他跟孙武、吴起相提并论。(事实上,孙吴之中,吴起彪炳的功绩摆在那里不用说了,而关于孙武的记载在先秦、甚至汉代的典籍中都不太常见,反倒对孙膑的评价很高,所以很多人指出所谓孙吴之孙,其实是孙膑而非孙武。)可惜,白起所著的兵书《阵书》和《神妙行军法》都已经失传了。
chun秋时期素有强齐盛楚,凶晋恶秦的说法。战国三晋分家以后,魏国继承了晋的富庶和广阔土地,赵国继承了晋的凶悍和军事力量。
而当年的盛楚和凶晋,其衰落过程都与白起有着撇不清的关系:他曾大破楚军,连拔五城之后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力斩韩魏二十四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役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此后,赵国那些因为常期跟匈奴对峙而磨练出来的强大军事素养彻底瓦解,国家建设也严重缺乏男丁和劳动力,埋下了灭国的伏笔。
白起擅长以少胜多,也擅长以多欺少,是典型的遇强则强,遇弱则更强。综《资治通鉴》所述,他一生大小七十余战,共斩首七十六万,拔城八十六座,未尝一败,从最低级的左庶长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之胆寒。
但事实上,他指挥攻下的城池达到了九十余座,歼敌的数量也远不止这些,至少百万以上!据梁启超的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共战死二百万人,白起自己就占了一半!所以世人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称呼——人屠!
做为人屠,白起最为世人所诟病的就是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比起之前在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在鄢城水淹数十万、于华阳杀敌十三万比起来,这四十万人可全都是已经放下武器的降卒啊!不要说人,就算一口气杀了四十万蚂蚁,普通人也难保不会做恶梦吧?
龙煜天也是领兵大将,如果为了国家战略和民族利益,诛杀降卒他也绝对不会手软。但扪心自问,到底能不能做到白起的程度?恐怕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这种东西想想简单,可当你实际面对的那一刻也难免会退缩,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话,绝对体会不出到底有多难。龙煜天曾经为了驰援友军、最大限度发挥骑兵的机动xing,杀了几百个俘虏。但事先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事后情绪也yin沉了很久。战役结束之时,他还偷偷带人回到了屠杀的地方,为遗骨安葬,最后只叹了一句话:我……失信于你们了。
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上欺骗就等同于谋略,诚信可以直接丢出去喂狗。厚道的宋襄公就是为了诚信之清名,葬送了多少自己国家战士的xing命,成为了一个千古笑话。
但龙煜天的道德观形成于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潜意识中觉得俘虏跟敌人还是不同,更何况他知道眼前的敌人在将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这就是白起的不可复制xing。长平一役,令后人无不感慨。李贺的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yin火就是写照。
很多人认为,东周时期的诸多战役首推晋阳、长平两战,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长平之战做为整个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著名的几大战役之一,意义和影响都非常深远。使军事实力强劲的赵国遭遇到毁灭xing打击,令秦之国力大幅度领先于东方六国,直接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帝国。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直至二十一世纪仍然被后人研究、探讨。
长平距离不夜城并不远。这间寺庙不供天地、不奉神佛,唯独挂了一幅描述白起的对联,绝非偶然!龙煜天瞬间意识到了什么,但也觉得疑窦丛生,可机关设计者绝对是唐代的人,而寺庙的建筑风格也充满了唐风,与长平之战何干?更奇怪的是,它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令绿裙女子不惜大开杀戒?
转念一想:会不会跟李隆基有关?相传在高平县西北有一处山谷,就是白起当年坑杀降卒的地方,为名‘杀谷’,后来唐玄宗路经此地,将其更名为‘冤谷’,该不会就是我现在所处的山谷吧?
先是震惊了一下,随即他又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份猜想:绝对不可能。虽然冤谷我没去过,甚至不知道它具体在哪儿,但眼前这个山谷的地势明显不符合坑杀万人的要求。其实关于什么冤谷啊、唐玄宗啊,搞不好都只是后人传说而已,哪能当真?即便是真的,以皇帝之尊命名的山谷或者修建的寺庙,能这么羞羞答答的藏在石壁后面?还搞出一个半专业又不专业的机关,闲得蛋疼?像我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