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节:陈留祭祖(1 / 2)

加入书签

大婚六礼已成,接下來便应该是蔡琰拜见管彦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可是管彦独身一人,父母早亡,且又沒有什么亲戚长辈,此事自然由师傅皇甫嵩做主了,

待管彦、蔡琰二人敬完茶,皇甫嵩笑呵呵地说道:“如今文德既成家室,老夫甚为开心啊,只是老夫毕竟是你师傅,汝虽父母仙逝,然还需祭拜告知啊,”

管彦点点头:“老师所言甚是,只是管氏宗族乃在青州之地,离此尚有月余路程,如今朝廷不稳,若此时离去,徒儿恐生事端,”

皇甫嵩想了片刻,沉吟道:“文德所虑也在理,既居高位,自以国事为重,待朝廷平稳下來,文德再去不迟,好了,你带昭姬去拜见蔡翁吧,估计蔡老头要等着急了,呵呵,”

管彦一笑:“那徒儿先行告退,”

蔡琰对着皇甫嵩一行礼,便跟管彦退了出去,

“这小子,老夫把女儿给了他,到现在还沒來拜见老夫,真是个白眼狼,”蔡邕在大厅中來回打着转转,口中嘟囔不止,白胡须气的一翘一翘的,

老官家蔡福上前打圆场道:“姑爷刚与小姐成婚,今日起的晚些也情有可原,何况外面阴雨连绵,耽误了路程也说不定啊,”

蔡邕哼了一声,正欲继续斥责管彦,这时门外传來一个喊声:“老爷,东乡侯管彦和小姐求见,”

若是平时,蔡琰回家自然不用禀报,但是在这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男方家人的人了,虽然是回娘家,也要以客人之道待之,

蔡邕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旋即又摆下脸,回身端坐主位,沉声道:“请进來,”

一会,管彦带着蔡琰踏步走进,一见蔡邕,管彦伏倒便拜:“小婿拜见岳丈大人,”

蔡琰也作揖道:“拜见爹爹,”

蔡邕咳嗽了一声,沒好气说道:“文德啊,老夫刚准备出门,你就來了啊,”

“出门,”管彦转头看看外面的天气,不解地回道:“岳丈欲去何处,”

“府中空空无人,正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听着语气,管彦就明白蔡邕这是嫌自己來晚了,这老丈人脾气还真大,

管彦忙解释道:“小婿來迟,请岳丈大人赎罪,”

蔡邕站起身,來回踱步着,心中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

“起來坐下吧,”

管彦如临大赦,扶着蔡琰站起來做到一旁,

蔡邕的脸色好了点,慢慢说道:“昭姬出嫁,我蔡邕也就这一个女儿,后日,我准备回老家陈留祭拜蔡氏祖先,你二人去不去啊,”

这个问題,管彦犹豫了,为了稳定朝廷局势,管彦连青州管氏宗族都不敢回去,虽说陈留路近,只需几天,但是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啊,

看着管彦犹豫地脸色,蔡邕又拉长了脸:“怎么,你不想去,”

老丈人再次摆下脸色,管彦忙回道:“岳父,非是小婿不想,而是这朝中不稳,只恐那董卓……”

不得不说,蔡邕虽然文采盖世,但是政治眼光还是有点短浅,一听管彦所忧,蔡邕拍腿急道:“那董卓昨日送以金银,示以交好,何况这來回不过数十日,有何要紧,”

俗话说,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心烦,养了这么大的女儿一下子送给了管彦,虽然沒有恶意,但是蔡邕心中还是憋了一肚子火的,若因此事而双方不和,还真是得不偿失,

管彦权衡了,自己只身前去,把一众武将以及龙虎,骑都留在洛阳的话,应该在十日内无甚大碍,想到这里,管彦咬咬牙回道:“好,后天,小婿带昭姬与岳父同行,”

蔡邕这才展颜大笑:“好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管彦回府后,急召戏志才、沮授二人聚与房内密谈,

当管彦把今天的事情叙说一遍后,沮授心直口快地回道:“主公,此时离京实属不妥,朝廷未定,董卓虎视眈眈,虽说昨日董卓以重礼示好,然防人之心不可无,此事一日不定,主公三思啊,”

管彦叹了口气:“吾何尝不知,可是蔡翁的脾气你们也知道,此事若不顺着他,我一日不宁啊,”

戏志才颇通人情世故,想了想后开口说道:“主公所言也有道理,蔡翁性刚,此事若不依着,恐怕关系不睦啊,何况此去陈留不过十日,我等加强戒备,谅也无事,公与,你说是吧,”

沮授想想也是,无可奈何道:“也只有如此了,主公早去早回啊,”

“这自然,自然,”

三人又商量了下细节之事,这才各自散去,

管彦府中,切切相谋,洛阳另一个大宅里也沒闲着,

晚上,董卓府中的书房内,当听完一心腹的密报后,董卓抚掌哈哈大笑,

一旁的李儒见状抬眼看向董卓:“岳父何事如此开心,”

董卓拍了拍渐渐发福的肚腩说道:“文正啊,据眼线回报,管彦后日将随虽蔡邕前往陈留祭拜蔡家先祖,”

李儒大喜道:“此乃天赐良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