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节:长沙太守(1 / 2)

加入书签

扬州刺史。管彦心中大吃一惊。直勾勾地眼神看向龙椅上低头询问的少帝刘辩。

这小皇帝居然要立孙坚为扬州刺史。扬州刺史可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手握扬州一地的军政大权。若是依了少帝之言。让孙坚做上了扬州刺史。那就与管彦的初衷完全相悖了。

刘辩略显稚嫩的眼神依旧停留在管彦惊诧的脸上。刘辩看似无心之语。心中却澎湃万分。

今日早朝之前。刘辩之弟。陈留王刘协曾秘见少帝。

别看这刘协比刘辩小几岁。但是这心思可比刘辩要成熟多了。

对这幼弟。刘辩可不像他的母亲何太后那么厌恶。一看刘协來了。正在更衣的刘辩便笑呵呵地拉着刘协的手问道:”协弟所來何事。“

刘协却抽开手掌。后退一步。大礼拜道:”臣刘协叩见陛下。“

刘辩一把拉着刘协的手臂。不解地问道:”协弟。你我兄弟。何必多礼。“

”非也。昔日陛下与我皆为先皇之臣。可为兄弟。如今皇兄既继帝位。当以君臣相称也。“

刘协一字一句说的是字正腔圆。与幼稚的面庞显得格格不入。

刘辩尴尬一笑。无奈地说道:”好好好。协弟所來是为何事。“

刘协从袖中掏出一份密报。向刘辩呈道:”皇上。昨夜臣守密报:长沙曲星为佐军司马孙坚所斩。“

”哦。“刘辩对这个信息好似很感兴趣。忙接过密报。细细一看。大喜道:”好。这孙坚倒是有些能耐。“

刘协抬头看向了刘辩:”陛下。孙坚立此大功。当如何奖赏。“

刘辩不以为然道:”此事自有朝臣商议。骠骑将军定会拿出了稳妥的法子。“

”皇上不可。“刘协噗通跪倒在地。大声说道。

”有何不可。自董卓身死。吕布出逃。朝中重事皆由骠骑将军打理。此等事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协弟是怕骠骑将军有何纰漏。“

刘协回道:”臣非是怕骠骑将军有何纰漏。而是怕管将军做的太全面了。“

”这是何意。“刘辩也听出点异样了。低着头看着这个年幼的皇弟。

”陛下。这汉室是我刘家的天下。不是董卓的。也不是王允吕布的。更不是他管彦的。今日皇上事事顺从管彦。如若日后管彦心生歹心。陛下当以何制之。“

这一说。刘辩的眉头也皱了起來。心中也闪过了一丝顾虑。毕竟董卓、吕布之所行还历历在目啊。

”那依协弟之意。朕当如何。“

刘协上前一步。凑到刘辩耳旁说道:“陛下当明顺管彦。暗扶亲信。现今管彦如日中天。不可以强而逆。唯有步步蚕食之。孙坚之名。臣弟早有耳闻。现今扬州尚缺刺史一职。陛下可降恩旨封其为扬州刺史。孙坚必感恩戴德。为陛下所用。”

刘协的计策确实超乎了他这个年龄段的能力。可在管彦眼中还是显得有点稚嫩了。

平了区区一个曲星。便要封做扬州刺史。想当初皇甫嵩以多年的老资历。又在黄巾之乱中立了首功这才加封为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曲星叛乱与黄巾之乱相比那真是差太多了。

如此反常。管彦自然心中起了疑虑。

不过还未等管彦说话。殿中的一些循规蹈矩的老臣就不答应了。

臣列中一人大步走出。躬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妥。”

众人视之。乃太尉马日磾也。

马日磾乃前朝经学大师马融族孙。传融业。以才学进。素有才名。

本为九卿。后因刘辩继位。原太尉袁隗擢升为太傅。故而马日磾也迁为太尉。

马日磾的发话。就代表着朝中原班老臣也不同意刘辩的提议了。马日磾继续说道:“曲星。小患尔;孙坚斩除。固有功勋。只可量功封赏。刺史一职。任重道远。空孙坚力所不及也。”

刘辩木讷。哪能想出什么方法來反驳马日磾。当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作答。

就在这时。一瘦小地身影走到了马日磾面前:“马太尉此言差异。”

众人视之。乃陈留王刘协也。

刘协年不过十岁。虽有陈留王一名。但众人始终把他当做一个孩子來看。如今刘协忽然一反常态。出言相驳马日磾。这倒让在场众人感到一丝惊讶和好笑。

马日磾也是微微一笑:“陈留王请将。老臣洗耳恭听。”

刘协回了一礼。摆出一小大人模样。挥袖说道:“俗语云:量才而用。孙文台以两千府兵破十倍之敌实为大才也。如此大才不为朝廷重用乃暴殄天物。新帝继位。天下初平。此等人才当不拘一格。委以重任。便如骠骑将军。年少英才。方及弱冠。便领一国军政。正是此道也。”

听到这么个小屁孩反过來夸自己年少有为。管彦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忙拱手说道:“陈留王过奖了。”

刘协微微一笑:“那骠骑将军以为。这扬州刺史孙坚当不当的。”

这就难回答了。刘协都如此说了。不答应的话。恐怕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