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省亲内外(1 / 4)

加入书签

这个月刚到逢二的ri子,王夫人就急忙赶过来觐见与元妃。\\一见着女儿就说:娘娘,快帮我去找林丫头,叫她马上回贾府。

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儿?您不是不待见她?理她干什么?让她就在紫竹阁待着吧。

别提啦,也不知道你大爷什么意思?愣闹着要把林丫头带来的财产二一添作五,对半分了。说是,林丫头又不在咱们这儿住着,钱放在咱们手里不合适。

母亲的意思是?

话不能这么说,家里早就掏空了,没有这钱,咱们家喝西北风去呀?他那边儿才几个人?咱们这边儿大小有多少人?还有你姨妈她们家也小二十口人呐。说到这儿,也觉着有点儿失言。嘿嘿一笑:她一个女孩儿,那用得了这么些?好歹是一家子骨肉,也不妨事的。

元妃心里明白,只是不好说什么,怎么说也是自己亲娘。太太她嫁进贾家,有小姑子在家,哪有她得宠的份儿?好不容易人家嫁了人,这才缓过劲儿来。黛玉如今又回到贾家,祖母又格外的宠这个表妹,她的心里怎么会平衡?

自己自小在祖母身边长大,受的是与姑母同样的教育,爱诗词歌赋什么的,已经与母亲的理念有了差距,再不理会她的心思,她就太伤心了。家里又有赵姨娘在窥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有点儿缝就插针,整天与母亲较劲,而宝玉就会在女孩儿堆里下功夫,又不懂的帮着她,她太可怜了。一边儿是天良,一边儿是娘亲,我怎么这么难?算了,表妹还小,有的是时间笼络,还是先帮母亲吧。只是这件事儿办起来也很难,刚刚太后颁了懿旨,我就唱反调,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一边儿,王夫人还在催促:娘娘,咱们这一家子就指着你啦。

表妹她不在紫竹阁。

不在?去哪儿啦?

前天就被傅恒家的接走了,说是找她闲话。还有佟家的也排上了,说是自己家的小弟弟还没有定亲,老母亲想见见表妹。再就是皇贵妃高家的,也想见见表妹。好像还有理国公府的陈夫人,人家的儿子是独子,,挺挑剔的一个人,偏偏也对表妹起了心思。今儿,母亲还没来,北静王府的太妃,就约我见面,想求表妹做王妃。理亲王也递话儿给皇上和太后,要求表妹为理亲王世子妃。

听地王夫人眼都直啦。头都大啦。要是和这些个人家其中一家结了亲。贾家可就不愁了:什么?这丫头有什么好?

人家愿意呀。

也好。不用我忙和。就把事儿解决了。

要是她回府。出来就没这么便当。母亲想想。大爷和大娘他们指不定憋着什么主意呐?表妹又小。万一分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咱们不就白忙活了?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先把眼前地事儿办了再说。

我只能去找太后试试去。成不成地。您等女儿地信儿。

正如元妃所想,事情没这么好说的,不敢说是为了什么,只能说,祖母想念表妹成疾,老人家受不起折腾,盼着表妹回去。

太后想了想:等玉儿回紫竹阁,我派人告诉她。

等她回紫竹阁?那黄花菜都凉了。元妃求着:老佛爷,臣妾求您啦,要不让我去看看表妹去?

咱皇家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

是。只好转求皇上。

玉儿的身子又不好,让她去侍候病人?她自己非垮了不可。贾府上上下下的这么多人,非要累一个小女孩儿不可?

臣妾求您啦。您想想,表妹每天在几个府里转悠,也不轻松。

容朕想想她现在在哪儿?在皇贵妃娘家,爱卿啊,再等几天吧。皇贵妃你又不是不知道,身子不好,难得提点儿要求,刚到她们家就往外走人,这分明是瞧不起人家。再等等吧。玩味的看着元妃,眼里隐隐有一丝震怒。

元妃怏怏离去。

太监张顺子悄悄进来:奴才禀皇上,姑娘去了徐氏那儿。

徐氏?哪个徐氏?

徐清妍。救过先皇的那个宫女。

果然,黛玉此时正在人家的正堂上就座。

紫鹃与绿萼陪着来的。二人瞪大了眼珠子,敢情还有这样的宅子,这样的美人。

姑娘跟她什么关系?两个人见面就相拥而泣。

徐姨,玉儿来晚了,您现在还好吗?

好,好,他带走了我的魂儿,就把个皮囊留在这儿,你说好不好?

徐姨,节哀!

哎,什么哀不哀的,挨ri子吧。

玉儿也是孤身一个人,徐姨能不能收留我?

玉儿啊,想待就在这儿呆几天,不过,这儿可不是你一个姑娘家常呆的地方,你长大了要嫁人,要生儿育女,要有自己的家。

徐姨,玉儿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好像什么都离着我远远的,我什么都够不着。

徐清妍长叹一声,低下头,手里不停地转动着那串念珠,喃喃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se······,跃出三界,把自己从闹剧的中心解脱出来,在一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