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玉竹微澜(3 / 3)

加入书签

家人安葬就是。谁成想,这阵子言他以往在任上种种劣迹的折子,一桩桩,一件件,就像是雪片儿似的往上书房里堆,看地朕地眼花,头晕,手都软了。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并言他贪腐巨额银两、私受贿赂地数目太大、太多,定要追回。朕下了旨意,王子腾本人已故,着令其弟王子胜、其侄王仁赔补。

黛玉心里有些明白,王家与贾家本是一荣俱荣,近年来,虽说贾家已经开始渐渐脱离王家,不过,有王夫人掌家。贾府很难对王家置之不理。而元妃,元妃在王夫人地鼓噪之下,就怕是不明就里,去求皇上,可眼下的形式,乾隆也不好公然反对众多大臣们,再说也不值当的。她惹恼了皇上,定然不会有好果子吃,可也不能拿着咱们泻火。我招谁惹谁了?脸上渐趋平和。心里还是不以为然。

乾隆亲昵的吻着她。眼里都是笑意。心话说,这丫头恼起来也是个倔脾气。得好好的磨磨她。又问她:玉儿,奴才们服侍你,还好吧?有谁敢忤逆你,告诉朕,朕好好收拾她们。

黛玉点着头,也低声回道:玉儿在这世上,除了祖母,就只有太后与皇上了。

乾隆心里微微颤动,紧紧搂着她:在这世上,朕也是你的亲人。太后也是你的亲人。昨儿个,元妃的母亲赶到宫里,求着元妃找朕,找玉儿你。你才来,怎能让你去着了人家地道?下了禁令,还不是为着你?

黛玉想起两位教引嬷嬷的话,就求着乾隆:玉儿才多大?就给了这样的份位,皇上可是要让玉儿去当箭靶子?

乾隆心里暗叹,为了这个份位,朕与皇额娘几番掰扯。久在皇家地太后,想起自己的一生,深受先帝宠妃年氏的罔顾、欺辱、白眼,在人家的yin影下苦熬,及到年妃死去,才结束噩梦。怎能会让黛玉宠冠后宫,累及自己儿子一世英名,再弄出个专宠的事端出来。又有理亲王福晋在太后耳朵边儿上鼓噪着,求娶黛玉做自己儿子永琛的正福晋,还有北王太妃,也前去找太后为儿子求娶黛玉。弄的太后心烦,又不好翻脸,只是拖着。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连显亲王府、理国公府的雅克奇、柳芳也托自家母亲前来在太后面前,求取黛玉与她们的儿子赐婚。几下里一折腾,弄地太后心里犹豫,差点儿要给黛玉指婚给他们其中一人。亏的太后身边有他的心腹,紧要时刻把消息捅给他,这才不失时机的赶到慈宁宫。与太后相商,定要纳黛玉为妃,为表自己的心迹,耍赖的往太后身边一靠,皇额娘啊,好不好的,也要关照一下自家儿子,这可是关乎着儿子的尊严。并信誓旦旦的说:当年,皇玛法娶林家地女孩儿不成,让他老人家遗憾终生。又有先皇要林家之女进宫,本来弄好的事儿,又被人拆散。今生,儿子要定了黛玉。难不成,咱们爱新觉罗家就这样不济,连连被人家瞧不起。

太后看看自己儿子,叹息道:皇儿呀,玉儿这般出se,哀家不忍心让她步入海蓝珠、董鄂妃的后尘。

乾隆拍着胸脯誓:儿子深知玉儿不是这样的人,还请皇额娘放宽心。放眼这后宫的女人们,哪一个不是带着自家的深厚背景靠山,走进这紫禁城的。在她们眼里,儿子成了什么?一匹为她们家族戴上耀眼光环的种马,儿子没人时闲下来,想了又想,哪儿有儿子真正的容身之处?心里有事儿,也只能跟皇额娘说,还要背着她们,再就只能躲在养心殿里熬着。儿子苦啊。

太后看到自己儿子眼圈都红了,心里也很不好受,要是黛玉能不步海蓝珠、董鄂妃后尘,这对谁都是好事儿,长叹一声:去吧。

取得了太后地肯,偏又碰上王子腾事件地余波,这阵子下了朝,想着黛玉昨儿晚上,指不定有多伤心,也想安慰她,见太后下了口谕,给了黛玉贵妃的份位待遇,也想看看她地反应,果不其然,人家根本不领情。就笑了:你是公主的后人,江南名门望族之后,隶属正黄旗,谁敢看轻你?朕也下了旨意,你身子弱,需要调理补益,每年追加了1000两银子。

黛玉苦笑着:玉儿叩谢皇恩!可是,人家还小呐。羞涩的低下头。

乾隆紧盯着她看,看的她不好意思起来,挣扎着要起身离开,哪能随了她的意?猛地一拽,跌进他的怀里。宠溺着:小就小吧,朕不会这会子要了你,再待上个三四年,可好?

黛玉惊喜的看了乾隆一眼,又觉着不对劲儿,啐了一口,低下头。

乾隆好笑的看着她,忽而又想起了那ri她弹唱的曲子《挽凝眉》,心有所动,痴痴的注视着眼前的她,词、曲、人,都是那样的让人心动不已。搂住她,吻着她的耳垂儿,刚要说句什么,就听到外面传来太监的低声争议。

省省吧,万岁爷才好些,又找挨板子不成?

那主儿也不是善茬儿,还跪着呐。万一有个什么,还不是咱们底下人遭殃。

黛玉一愣,要挣开乾隆的怀抱。反被搂的更紧了。

乾隆忿然道:传话给她,滚回自己宫里呆着去。后宫不得干政,让她掂量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