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探病北府(2 / 3)
太妃也看到黛玉,高兴起来:玉儿,快过来,让我看看。眼里全是慈爱,也有着丝丝无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儿子,眼角滚出几颗浊泪。
北王一见之下,想说什么又止住,眼神不住的在黛玉身上打转,神seyin晴不定。轻轻一叹,满眼竟是浓浓深情。
黛玉朝他福了一福,走到床前哽咽着:太妃,您怎么病成这样,玉儿也不知道。
这能怪你?进到那里,那能容易出来,你今儿能来,我就满足了。坐下,长了点儿个头,就是不胖,丫头,那里的事儿多,别理她们,自管自己,咱不能受委屈,钮禄氏把你弄了去,她就那么心安理得。
黛玉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打转,忙说:咱们不提这事儿,免的扫兴。忙让人呈上来太后的赏赐,一一让太妃过目。
哼,回去告给太后娘娘,咱们谢了。
宝钗在自己屋里,拿起才绣好的鸳鸯枕套,端详着,想着哪天与乾隆合之ri,定要用上它,脸上一热,笑意
布满脸颊,憧憬着未来。
她很清楚,以自己的身份也只能是个答应、常在的。看黛玉这些ri子的张罗,常在的名份跑不了。很有可能还在紫竹阁住着,倒也不错,黛玉自不会让她受委屈,这里也没有别的嫔妃,少生不少的闲气,要是能怀个阿哥、格格的,身份自然升起来。过个两年,她正式成了贵妃,要是还能在一起,彼此帮衬着,比跟元妃要强的多。自家人口简单,没那么多是非,等自己有了份位,定要下懿旨休掉夏金桂,把香菱扶正。这样,也许薛家会慢慢的恢复起来。
那贾府,人多是非多,方方面面的关联忒复杂,跟他们搅在一起,心里不踏实。不过要从这间屋子搬出去,安排在后面的小院里,会冷清不少。也是,自己总不能在黛玉的眼前跟乾隆干什么的,总是自己比她年岁大,可人家一到岁数,就能册封为贵妃,这是自己比不了的。要认命,知足常在。跟着黛玉在一起,很自在,也没有什么规矩拘着,得到的赏赐也多,这一阵自己的手头宽裕不少,根本不用动用家里带来的银两。怨不得迎chun也舍不得离开她。
眼前一阵彩虹飘过来,一片祥云托着自己,渐渐的靠近乾隆与黛玉,与黛玉一左一右的随在他的身边。飘哉,悠哉,好惬意啊!
忽然来了几个人,奇怪的是竟然看不到她们的面目,一个个狠狠的抓着自己,把自己围在中间,眼看着远离了乾隆与黛玉,急的她大声叫起来,喊的声嘶力竭,好不伤心。身边有人也大声叫着。姑娘,姑娘。
睁开眼一看,是莺儿在摇晃着自己,窗前还站着抱琴。原是一枕白ri梦境。心突突的跳着,呆呆着看着抱琴。
宝姑娘,太太来了,带来薛家姨太太的信儿,让姑娘过去。
薛家,自己家,又有什么事情?母亲和哥哥就不能自行处置,非要我出马应付。宝钗本不想动弹,黛玉说过的,不让自己离了这里。可那是姨娘来了,在元妃的宫里,不去也不好,总不能让姨娘到这儿来见自己,目前,自己还没这份身份。不能还没有颁了份位,就把自己人得罪了。忙起身,让莺儿给自己打扮一下,走出去,想着跟那屋里的珈蓝留下话。
抱琴看出来,忙说:我进来时,见太后身边的一个姐姐找珈蓝,说是青岚姑娘让她过去一趟的,给你们拿些消夏的吃食。
见不着珈蓝,见一见紫竹阁的嬷嬷们也好,就让蝉儿去找,却被抱琴拦下:好姑娘,快些吧,一会儿太太就要回去,耽误不得。
也是,王夫人进宫的时辰有限,不能让人家误了出去的时辰,让太后杵叨。
带着莺儿,跟着抱琴沿着宫里的甬道缓缓的走着,一路之上,人们的眼光好似藏着什么,她心里有点儿犯疑惑,又不敢停下来相问。垂下眼帘不去旁顾,只管走下去。
进到凤藻宫,里面的宫女含笑打起帘子,传过来元妃的声音:宝妹妹,快过来,太太来了,正说着你呐。
宝钗行过来,忙给元妃施着礼,人家生生的受了,含笑拉着她的手,打量一番,轻叹着:这可怎么好啊,好好的,就是这么不凑巧。母亲,还是您说吧。拿着一个帕子,试着眼角,眼圈也红了。
她心里一动,不会是就这样与娘亲就yin阳永隔吧?不,不要啊,母亲!忙朝着王夫人拜下去:见过姨娘。
王夫人用帕子试着眼泪,颤颤微微的从身上取出一封信,放在她的面前,我的儿,这是你娘亲让我带给你的。
宝钗哆嗦着打开信,看着,看着,脸上呈现出绝望。耳边响着母亲的呻吟:我的儿,你快回来吧,为娘快不行了。你嫂子回了家,看见香菱,就大闹起来,带着人追着要卖到她。我得了信,让同喜告给香菱,让她别回家。这倒好,香菱没回来,你哥回来,听说他媳妇的事儿,急了,追问她,却被告诉,香菱已被她卖给人贩子,至于到了哪儿,她也不知道。香菱带着咱们家那个要命的戒指,不能落在别人手里。你哥立即写了休书,那女人不依不饶的大闹着。家里要翻天了,我撑不住,你快回来吧。
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