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王子学成归国 高公主临危出嫁(1 / 3)
在安市城以北二百里,有一座南朝渤海湾、北祖长白山的千朵莲花奇山,山中有座仙人台,是洪云仙师和徒儿大祚荣的修道场。
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师徒二人又在台上弈棋。只见那棋盘上黑白子翻云覆雨,yin阳气冲折盘旋,其势如千军搏杀、其状似万马奔腾。徒儿惴惴小心,频出奇招。师父运筹帏幄,镇定自若。棋至中盘,天上忽然有一团黑云飘来,不偏不倚遮住了台上的阳光。
师父抬头看了一眼黑云,知道那是白山部死难者的yin魂凝聚。师父定定地看着那朵黑云,心中盘算了一番,然后把手中棋子向盘上一丢,摇了一下头,叹了一口气。
师父对徒儿说道:我带你到这千朵莲花山上学道已经十三年,原本是要教你四千七百四十五盘棋式,可是今天这最后一盘棋要中盘收枰了。
徒儿闻言,急忙向师父问道:徒儿每下完一盘棋,都像有一股天罡之气贯入丹田,智力大开,体力骤增,武功倍长。今天下这盘棋更是有气冲天灵、力可拔山的感觉。不知师父为何中途收枰?
师父道:我把太乙真经融于棋中,教你下棋就是教你真经。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击左而顾右,攻前而瞻后;阔不可太促,密不可太疏;与其恋子以求生,不如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如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此乃棋家之常法,也是兵家之常法。棋法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兵家也要遵循这些道理。下完今天这盘棋,你就把太乙真经全部贯通了。可惜最后这盘棋不能下完,你的功力只能达到九成九分了。
徒儿问道:这是为何?难道徒儿学的不专心么?
师父向空中一指,说道:是因为这片黑云。
徒儿看了看黑云,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说道:徒儿愚昧,不解其中奥妙,请师父指教。
师父道:这团黑云是来传达一种不祥的信息,靺鞨国将有一场劫难。这十三年,你只知自已是徒儿,却不知自已的来历。你的名字叫大祚荣,你的父王大仲象是靺鞨国国王。现在靺鞨国劫难当头,急需你回去替你父王分担艰辛。你的学业只能到此为止。现在我就送你下山回国。
大祚荣道:既然师父这样说,徒儿遵命就是了。
师父施展法术,拉着祚荣离山而去。祚荣只觉得山峦河流在脚下飞快退后,却不知自已是如何行走。转眼之间,师徒二人来到靺鞨国王宫门前。
师父上前对王宫卫士说道:请速去禀报国王,就说洪云道士送大王子回来了。
卫士去不多时,王宫内鼓乐齐鸣,大仲象国王带着许多官员迎出门来。
大仲象边走边欢笑道:洪云仙长,果然是你来了么?
洪云笑道:贫道有言在先,十三年将你儿子送还,怎么会食言呢?大王爷快来看看你的儿子吧!
大仲象看着洪云身边的英俊青年,惊叫道:这是我的儿子祚荣么?
洪云对祚荣道:这是你的生身父亲,还不快快行礼。
祚荣叩头道:祚荣拜见父王。
大仲象笑道:快快起来。请洪云仙长到宫中说话。
大家来到王宫中。宾主落座。
大仲象道:洪云仙长,你这时把我儿子送回来,可真是雪中送炭哪!
洪云笑道:若不是你国中有急事,恐怕还要再迟一两ri。
大仲象道:既然仙长已洞察一切,就请教我应急之策。
洪云道:贫道实言相告,国难刚刚开始,大难还在后头。白山部王爷的牺牲,高句丽国的亡国之危,七大部落的争王大会,这些都是大王焦虑的事。当前最紧要的是如何应对平壤之变。
大仲象道:刚刚接到高句丽国急报,平壤危在旦夕。
洪云道:高句丽亡国,已经无法避免。祚荣要即刻往平壤去办一件大事。
大仲象道:既然高句丽要亡国了,祚荣还有必要去么?
洪云道:这是祚荣命中注定的一件大事,必须要去办。
大仲象道:既然非去不可,那要多带些兵马,以防不测。
洪云道:祚荣的文韬武功,不在薛礼之下。但此去不是打仗,而是要接一个人回来,只带五百轻骑便可。
祚荣问道:不知师父让我去接什么人?
洪云道:这是天机,不可泄露。你到平壤,一切听从高句丽国太妃安排就是了。
大祚荣带了五百轻骑兵,马不停蹄,奔到平壤。此时薛礼大军早已跨过鸭绿江向平壤挺进,前锋已经到了平壤城下。权男建和权男产劫了国库财帛逃往新罗国去了。宝藏王已经把文房全都加封,正在准备向大唐征东元帅薛礼请降。平壤城内外已是一片混乱。
大祚荣来到高句丽国王宫,向高句丽国太妃禀道:高句丽国和靺鞨国是唇齿相依的兄弟国。我家父王得知平壤危机,十分不安,特命祚荣前来听候太妃调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