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涑末王高飞远走 金银铁细说沧桑(1 / 3)
契丹兵马大元帅孙万荣,不费吹灰之力占了营州,劫了全城财物和青年男女,押回松漠府,向李尽忠报捷。副元帅李楷固率二万人马继续南进,一举攻破崇州,生擒了崇州讨击使许钦寂。一时间,辽西和冀北烽火漫天。
营州动乱的消息传到大唐东都洛阳,女皇帝武则天大为震怒。当即派出左鹰扬大将军曹仁师为元帅,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为副元帅,率领二十八员大将,十万人马,急奔冀北,讨伐契丹叛军。
李楷固正在冀北烧杀抢掠,见唐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便来和孙万荣商议对策。
李楷固向孙万荣献计道:唐军自持人多势众,一路席卷而来,骄兵之象毕露。我军要想以少胜多,应该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在硖石山谷设下伏兵,可以将他一举歼灭。
孙万荣道:此计甚妙。你到硖石山谷布阵待敌,我去引他入网。
李楷固率领四万人马向后退去。曹仁师以为契丹人是在逃跑,当即下令全军快速追击。可是李楷固的骑兵行动神速,两天之后,就把唐军甩在后面。曹仁师正愁找不到契丹军主力,却有孙万荣率一万人马迎面杀来。
曹仁师大喜道:孙万荣是反贼酋首,将他捉住,贼兵必溃。众将要抓住战机,奋力向前,一鼓作气,将他拿下。
唐军二十余将各自争功,纷纷向前。可是,两军刚一交锋,孙万荣便往下败退,打打走走。
唐军副元帅张玄礼进言道:孙万荣且战且走,有诱我军深入之嫌。请大元帅小心提防。
曹仁师驳斥道:我军有战将二十员,兵马十余万,难道还会让他孙万荣一万人马吃掉不成?众将不必多疑,火速追击,成功在此一举。
孙万荣一万人马溃不成军,逃入硖石山谷。十万唐军跟踪杀入山中,进入了李楷固布下的伏击圈。
硖石山谷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契丹五万人马jing神抖擞,以一当十。十万唐军被困山谷,四面楚歌,全军覆没。唐军副元帅张玄遇、麻仁节被俘。元帅曹仁师和副元帅李多祚只带了三五十名亲兵突围逃脱。
曹仁师十万大军转眼崩溃,一败如水,让女皇帝武则天十分震惊,一怒之下降下诏命,对败军之将曹仁师和李多祚给予降职重罚,朝廷上下一片恐慌。
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却不信契丹叛军有如此威力,当即请兵再战。女皇帝武则天见武氏宗亲中有人敢战,自然欢喜。敕命武攸宜为清边道大总管,右鹰扬大将军张九节为副总管,率十五万人马再讨契丹。武攸宜比曹仁师多了个心眼,出征之际,请女皇武则天向突厥默啜可汗发出诏命,请突厥可汗出兵夹击契丹。
契丹人原本依附突厥。反了营州之后,李尽忠自称无上大可汗,反过来要突厥称臣。突厥默啜可汗不能容忍契丹酋首李尽忠妄自称大,正在伺机向契丹挑战,恰好接到武则天女皇的诏命。默啜可汗有大唐皇帝撑腰,亲率三万人马来夹击契丹。此时契丹三大酋首和五万主力大军都在迎战武攸宜,根本没有想到突厥人会来抄后路。默啜可汗则乘契丹主力与唐军大战之机,出奇兵偷袭松漠府,一举捣毁了契丹人的老巢,将李尽忠、孙万荣、李楷固这三个酋首的的家人全部俘获,押往长安请功。
契丹后方大本营遭到偷袭,前方阵脚大乱。孙万荣和李楷固主张不管后方如何,继续向洛阳挺进,只要攻下洛阳,就可以号令天下,那时再与突厥算帐不迟。李尽忠却主张回军去救松漠府,保住根基,才能与大唐争天下。三人争持不下,李尽忠便让孙万荣和李楷固率二万人马继续南下,自已则率三万人马来救松漠府。唐军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乘势向李尽忠的部下发起攻击,将无上大可汗李尽忠击毙。
孙万荣和李楷固见无上大可汗遭到不测,索xing破釜沉舟,不顾后方死活,重新集起五万人马,再疯狂向河北窜扰。攻破冀州,杀死冀州剌史陆宝积;再攻幽州,屠杀幽州军民十余万。武攸宜见契丹人疯狂拼搏,状似虎狼,勇不可当,便有些胆怯,命十五万人马避开契丹主力,缓缓进击,不敢与孙万荣李楷固决战。一时间,河北府州惊恐万状,契丹人马气焰嚣张。
大祚荣乘营州动乱之机,率领十万部众踏上东归之路。一路上后无追兵,前无堵截,从容不迫,向东而行。过了辽河,进入辽东地界。这天路过一处村庄,有一群高句丽遗民拥在路边高呼大王爷、高公主。
大祚荣驱马上前,认出为首一人是当年在辽河岸边相遇的高句丽青年金银铁。
大祚荣下马,拉起金银铁,欢笑道:你是金银铁吗?我们是老相识了。你的身体还这样健壮,本王真是高兴。
金银铁忍不住哭起来,说道:大王爷,我天天在盼望,可把你们盼回来了。高公主好吗?
大祚荣道:多谢你还想着我们。高公主很好。我们都回来了。你的家人好吗,乡亲们都好吗?
金银铁道:我们苦苦等了二十八年,真是一言难尽。请大王爷和高公主到村中休息,乡亲们备了酒菜迎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