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龙泉山彩虹呈祥(2 / 2)
,说道:乌大人快看,彩虹下面那片原野奇特得很,蒸笼的水气之中好象有万马奔腾。
乌知古看着那片原野,笑道:从敖东城往北这三百里,高山连绵大岭起伏,一江碧水载着一股盛气顺流而下,到了镜泊湖就汇聚成一股蛟龙争奔的气势。从镜泊湖往东北这一片大平原就成了气势奔放的原野。山蛮掩映在氤氲的气势之中,倒象是山在动而气不动,就有万马奔腾的景象。这是天地灵气所致,节气变化所生,不足为怪。
萨满巫师道:乌大人所言不错。天地灵气汇聚之地必是风水宝地。我们到前面去看一看吧。
乌知古带着众人奔上彩虹飞起的山头,向四野一望,奇观尽展。大江从西南蜿蜒而来,向东北迤逦而去,象彩练环绕三十余里,与对岸的山崖峭壁相映成趣,远远望去,江水宛如一条飞腾在山崖上的巨龙,而脚下的山丘,则恰恰象是龙口中衔着的一颗宝珠。更奇妙的是,山腰上有一眼喷泉,水柱跃起三尺,却不见有溪流成河。
乌知古望着泉水惊叹道:水涌如注,却不见泉水成溪,真是不可思议。难道泉水又被泉眼汲回去了不成?
萨满巫师在一旁说道:泉眼只能出水不能汲水,这是不必置疑的。泉水不见去向,这倒是闻所未闻。
这时有个随从叫道:乌大人你听,脚下有水声,必是有暗河。
乌知古侧耳细听,果然石板下面淙淙作响。循着水声向四下寻找,才发现这一片原野下面到处有水声,直至江边。乌知古让人掘开地下暗河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片奇特的地质地貌,地表是葱笼的植被,植被层下面是黑油油的沃土,沃土层下面是石板结构,石板下面是被水流冲刷成的纵横交织的暗河。地上不见有溪河,地下却水流不绝。
从江边回头去看龙口中衔着的宝珠,只见那浑圆山丘稳坐江湾,南有半环形大江奔腾,北有半扇形石崖拱卫,石崖前方有一尊天然石柱,从正面看似慈佛胸怀沟壑,从左面看如猛将临阵挥戈,从右面看若大师指点山河。石柱倾身向前,如迈步yu行之状,观之如动,呼之若应,让人幻想连翩。山丘脚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更是仙境一般。
乌知古望样这片土地,心中充满了惊喜,脱口赞道:灵山秀水,世上绝景;龙泉响水,天下奇观。
萨满巫师也惊叹道:这是天下少有的灵山秀水,正是我们要找的风水宝地。
乌知古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气者水之母,水者气所凝。气行则财水随,水止则灵气聚。水气相通正如母子同情。溢于地表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造化之妙。察水流或东或西,则知气势之趋东趋西,反之亦然。龙行必有水辅,气止必有水界。山拥水抱氤氲飘荡,必是龙兴之地。文王基下要找的新都城址,就应该是这里。大家跑马测量,绘制地图。
萨满巫师和随从人役用了三天时间,把这一带方圆五十里山山水水仗量测定,绘制成图。乌知古在那龙口宝珠似的山丘上标注龙泉山三字。
乌知古返回敖东城,向文王禀道:臣按基下指示的方向,在镜泊湖东北找到龙兴宝地。那一片土地异象环生,绝妙无比,现已绘成地图,请基下审阅。
文王展图一看,只见一股灵气扑面而来,心中大悦。又见那图中标着龙泉山三个字,便笑道:龙泉上建都,必是兴旺发达之兆。这新城就叫龙泉城。要依照长安图形,一模一样地在这里建造一座小长安,与大唐长安城遥相呼应,就象父子相随,又象母女相依,更显藩邦和中原相辅相融。
乌知古领了王教,就带着工匠劳役数万人开赴龙泉山,展开了建造龙泉城的浩大工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