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0章 收虞娄李阳立功(1 / 2)

加入书签

文王大钦茂来到东京龙源泉府,都督王涎和大唐流亡王子李阳都来接驾。文王拉着李阳同乘一辆高车入城。渤海国开国六十年来,首次有国王驾临龙源城,全城的官民欢喜若狂,夹道欢呼之声响彻云天。

文王住进东京行宫,见宫殿建设得十分华丽,与长安的皇宫极其相似,心中很是欢喜,向李阳说道:东京的建设能有这般壮丽,都是殿下指导有方。

李阳向文王祝贺道:看到渤海国今ri繁荣祥和的景象,让我想起大唐的开元盛世。渤海国五千里山河虽然不抵大唐江山十分之一,可是基下的雄才大略却也挥洒得淋漓尽致。龙源府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不亚于大唐江南鱼米之乡。基下此番巡幸,更让宝地增添光彩。

文王笑道:殿下这样一说,让我想起七岁时的一段往事。那是四十五年前,我祖父高王大祚荣寿诞之ri,要检验孙子们的学业,就让大家献贺寿诗。同辈的哥哥弟弟们都请老师帮忙,提前作好了献上,我却空手而来。爷爷说钦茂不可能作不出来,为何不作?我说提前作好了未免有请人代笔之嫌,请爷爷出题,我当场来作,才显出真本事。爷爷笑道,你人不大口气不小,就以长白山和海兰江为题,作两首诗祝寿诗献来,却不许露出贺寿字样。我虽然没有见过长白山和海兰江,却经常听长辈们讲过祖宗山和母亲江的神奇故事,就当场写道:

钟灵乔岳长白山,提携玉龙上云端。

自将浩节擎天地,不问苍桑几变迁。

毓秀清幽海兰江,流芳溢彩润斯方。

倾注一腔斑烂水,绘出锦绣报故乡。

爷爷不露声se,让两位老师点评。大姑父任雅湘说,吟山咏江颂扬祖父功德,寓义祝寿却又不露贺寿二字,立意不俗,构思奇巧,不错。二姑父崔岳林说,诗言志,歌咏言,这诗透出一股豪气,既颂扬了祖父,又抒发了壮志,很好。爷爷点头道,大唐有个骆宾王,七岁咏鹅,传为佳话,你这诗可以和他并膀。有大志固然很好,终生励行更为重要。从那以后,我就把这两首诗当做人生誓言,身体力行。虽然小国之君不能和大唐皇帝相提并论,可是富民强国的责任都是一样重大的。现在有殿下来做左膀右臂,必能繁荣海东,缔造盛国,造福乡土,实现誓言。

李阳感慨道:我本是沦落之人,能被基下委以建设重任,后半生可以不再虚度,也是不幸中之大幸。李阳虽然不才,愿以微薄之力贡献于渤海国,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文王道:孤王此次东巡,是要完成两代先王未竟的统一大业。现在海东数千里土地上,只有率宾府北面的虞娄部自成一统,没有归附。该部藏于崇山峻岭之中,出没无常,却又夜郎自大,不来请封。殿下足智多谋,请为孤王谋一征服之策。

李阳道:山野部落和荒漠部落一样,最难收服。基下有两种选择。一是斩草除根一劳永逸,二是征服人心使其归化。

文王道:要是斩尽杀绝,派一名将军率一万铁骑,一举可成。现在孤王要亲自解决,就只能是恩服其心。

李阳点头道:基下不愧是仁德之主。蜀汉孔明为了收服南蛮,曾经七擒七纵酋首孟获,费尽周折,才告成功。基下也要有反复攻心的准备。既然是不肯以强兵相逼,就只能是以文明之力去感召。基下可以派人携带新奇货物去交易,携带新鲜文化去传抪,邀请他的酋长来龙源府观光,让他对渤海国肃然起敬,久而久之,必能倾心来归。

文王大喜道:殿下之计正合孤意。就请殿下做军师,指挥吕德信将军去完成此事。

李阳领了王教,再和吕德信商议实施细节。

吕德信听了李阳的计划,讥笑道:依殿下之计,只怕十年也不能成功。不如让吕某学一回关云长单力赴会,去把他酋长捉来,如果不服,放了再捉,就算十擒十纵,有三个月足够了。

李阳也讥笑道:当年东吴实力雄厚,而刘备还在漂忽不定,关云长单力赴会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渤海国对虞娄部,就象老虎对山兔,强弱早已分明,你匹马单刀和万马铁骑没有分别,都是以强凌弱,有违基下仁德之心。你若有胆,就带十名部下,携十驮货物,徒手去交易,效果必会胜似单刀赴会。

吕德信不服,争辩道:军师可以讥我有勇无谋,却不可欺我没胆。我就依军师这一次,带十名老兵前去交易,如果交易不成,下次可就要依我。

李阳严肃地说道:这是基下交办的大事,不能当儿戏来赌博。你此去要做到三条,一是不带兵器,二是多带布帛铁具,三是要做亏本生意。如果无人来应,宁可丢弃货物返回,绝不可留下怨恨。

吕德信按军师的要求,备了十驮麻布丝帛铁锅铁铲,选了十名老弱残兵,着商人服装,往深山中去寻找虞娄部山寨。

五天后,吕德信兴高采烈归来,向军师禀道:虞娄部的酋长见到奇货,象见到天赐神物一样,聚众相庆,杀鸡宰羊款待我们,把貂鼠山貍满满地塞进我们的驮架。临别时还叮嘱我们早ri再来。

李阳笑道:那你就不要歇息了,赶紧再去。这次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