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张文休辞官避嫌(1 / 3)
三王爷大宝方护送大公主贞贤来上京下嫁张府,这让大内相张文休惊恐不安。君王对臣子的格外施恩,往往会成为臣子的灾难。张文休急忙上表请求送子入赘,希望文王能收回成命。可是大宝方在中途拦下了张文休的表章,这让张文休不知所措。这天送亲车队来到上京郊外,张文休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率领全家人出城来迎。
张文休见到大宝方,诚惶诚恐地说道:公主下嫁,我张家岂能担得起。三王爷不替我说话也就罢了,却不该拦下我的表章,这岂不是要陷我于不忠吗?
大宝方沉着冷静地说道:大内相不必如此谨小慎微。基下既然送公主下嫁,你只管奉教行事,一切有本王替你担着。
张文休道:你可以这样说,我却不能这样做。既然公主已经来到上京,就请住进王宫,由副王主持王室招亲大礼。无论如何不能让公主到我府中成亲。
大宝方见张文休执意坚持已见,就笑道:就依大内相,让大公主暂住王宫,等我见到副王再从长计议。
自从右相大元义明目张胆地调查违教案以来,副王大宏临就对父王大钦茂有些抱怨,他想不通父王为什么会听信大元义的诬告。他担心君王一旦听信了jin佞的谗言,忠臣就不会有好下场,很为岳父张文休的处境担忧。正在这时,妹妹大贞贤奉教回到上京来和张茂林成亲,这又让他转忧为喜。既然父王对两家世代通婚的祖训还这样在意,就表明父王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大内相,大元义的诬陷就不会得逞。这天妹妹的车仗来到上京,副王夫妇兴高采烈地出宫来迎。兄妹嫂姑相见,自然少不了一番亲切问候。
副王拉着妹妹的手说道:自从我和张玉环结亲之后,就盼着妹妹和张茂林成亲的一天早ri到来。原本以为张茂林要去东京入赘,哥哥就不能参加你们的新婚大礼了,没想到父王会让你到上京来出嫁。我和你嫂嫂把一切都替你准备好了,保证不会让你在宫中久住,很快就让你出嫁去做新娘。
大贞贤公主笑道:哥哥这样说,好象急着把我嫁出去似的。我和嫂嫂几年不见了,想在宫中多住几ri还不成吗?
张玉环拉着公主的手笑道:妹妹不急,只怕我哥哥还要急呢。你赶快嫁了,我们亲上加亲,更象一家人,天天在一起都成啊。
大贞惠笑道:你是我的嫂子,应该向着我说话才对,怎么倒替张家说话呀?
张玉环笑道:张家是我的娘家,可是你的婆家,我向着张家说话还不是向着你吗?
大宝方向副王禀道:臣奉教送大公主到上京成亲。基下的教意很清楚,是送大公主到大内相府中成亲,可是张文休却执意要送张茂林到王宫入赘。不知副王准备如何安排?
副王轻松地说道:自从高王收养张雨生以来,两家亲如一家,出嫁和入赘也没有什么不同,就让新郎新娘商议决定吧。
大宝方禀道:副王想得太简单了。前些时大元义调查副王和大内相违教案,虽然没有查出什么证据,可是教训不可不记。大公主出嫁,是基下的教意,必须一丝不苟地遵照执行,不可有半点马虎,否则就要授人以柄。大公主是出嫁不是招婿,婚礼必须在张府举行。请副王向大内相传喻,让他府中做好迎亲的准备。
副王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xing,诚恳地说道:多谢三叔提醒,不然我真的要犯下违教之罪了,那可是大元义求之不得的。就请大内相奉教迎娶儿媳,大贞贤到大内相府和张茂林成亲。
张文休急忙禀道:不可不可。请副王收回成命。公主招驸马,理应由王室主婚。请副王主持婚礼,招张茂林入赘。
大宝方劝道:大内相不要固执了。你怕让公主入府做了儿媳担个不忠的罪名,岂不知拒绝公主入府正是违教的行为。难道真想向人提供一个违教的证据吗?本王知道这事让你很为难,早就为你想好了补救的办法,公主下嫁三天之后,驸马立即启程赴东京谢恩。以后就让他夫妻双双在东京陪伴基下,一切忧虑就都可以消除了。
张文休道:三王爷这样说,我心稍安。
大贞贤公主和张茂林的婚礼在大内相府隆重举行。上京百官都来祝贺。右相大元义也来参加了婚礼。按照爵位等级,大元义和大宝方都在上首贵宾席上就座。这两个人话不投机,就在宴席上唇枪舌剑地论战起来。
大元义和文王同庚,在大宝方面前以兄长自居,用居高临下地语气说道:你我都从大唐归来,理应辅佐基下励行唐制。不知三弟为何总是背道而驰?
大宝方对这位堂兄一向敬而远之,勉强笑道:奉行唐制是高王开国时就立下的规矩,我岂敢不遵。不知我有何不遵唐制的行为,还请王兄指正。
大元义声se俱厉地说道:我本是基下钦命的右相,可是三弟在东京却行使着右相职权,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还有,大公主招驸马,理应在驸马府成亲,你却执意送亲到大内相府,岂不是有违君臣纲常?
大宝方微微冷笑,反击道:哼哼,王兄在长安多年,熟读经史,一定知道含沙谢影的典故。你明明知道这两件事都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