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0章 正觉僧揭示奇缘(1 / 3)
渤海国赴唐大使王涎返回上京龙泉府,向文王禀报了会见李正巳的经过。文王十分满意,当即重赏王涎。王涎又提醒文王向辽河派兵布防,文王也愉快接受。这时大将军吕德信正在夫余府屯兵,文王便降下教示,命吕德信移营到辽河布防。渤海国和平卢节度使的联盟从此确立起来。
十几天之后,出使ri本国的王新福也归国述职。
王新福向文王禀道:臣已查明,杨玉环和杨欢母子确实在ri本国。杨玉环已皈依佛门,在京都城里泉涌寺任主持,法号太真观音。杨欢母子在京都近郊一座田园中安居。这都是臣亲眼所见,不会有错。
文王道:虽然是亲眼所见,可是世上相貌相似的人极多,你怎能让人们深信不疑呢?
王新福禀道:臣有铁证。太真观音在洪钦差画的杨贵妃像上面加了一个印,那是玄宗皇帝御琢亲刻,足可证明太真观音就是杨玉环。
文王接过那幅画象,见那上面果然加了一枚印记,印模上是两个维妙维肖的梅花篆字,是太真二字。文王知道这两个字是玄宗皇帝为杨玉环取的道姑法号。可是这枚印章会不会有诈呢?要是洪以文在这就好了,可以请他来鉴别一下真伪。可是洪以文已经走了,还有谁能识别呢?
文王满怀遗憾地说道:这印章虽然刻制得jing细,是不是出自玄宗皇帝之手却很难说。可惜洪以文走了,无人能够鉴别真伪。
大元义上前奏道:正觉大和尚法力深厚,应该能识别此印。是否可以请他来鉴别一下?
文王听到正觉和尚的名字,立刻想到在正觉寺带发修行的张玉环。她已经入寺三月有余。这百ri以来,文王无时无刻不在想象着张玉环在寺中的情景。一想到她的孤单和寂寞,文王就闷闷不乐。身为国王,却不能随心所yu地去看望心中的恋人,让文王感到无奈。现在大元义提议让正觉大和尚来鉴别太真印,就给文王提供了进寺的良机。
文王道:请正觉大和尚鉴印,应该学刘备三顾茅庐,不耻下问,登门求教。孤王要亲自走一遭。大内相和左允随同前往。
大元义和王新福应道:臣遵教。
文王亲临敖东城的正觉寺向正觉法师求教。这让正觉大和尚感动不已。正觉大和尚把文王迎入禅房,奉茶款待。
文王道:今天冒昧前来打扰,请**师见谅。
正觉道:基下大驾光临,是本寺的莫大荣耀。
文王道:孤王带来一件物品,请**师鉴师定一下,此物是出知何人之手。
正觉和尚从文王进入寺门,就在琢磨文王的来意,他已经猜出文王是为太真法师而来,也想出了让文王和太真法师相见的办法。这时听文王说要鉴别一件物品,就乘机实施自已的安排。
正觉说道:基下带来的一定是稀奇之物,老衲要焚香敬佛,才敢过目。请基下先到净室休息。
文王道:愿听**师安排。
正觉和尚引领文王走向后面禅房,却没有向大元义和王新福打招呼。二人知道这是不想让他们跟去,就知趣的后退了。
正觉把文王引入一间洁净的禅室,说道:请基下在此休息。老衲焚香敬佛大约要一个时辰,看完了基下带来的物件,就来禀报。
正觉说罢,转身退出,随手把门关了。文王坐在椅子上,觉得无聊,就顺手拿起一本经书看起来。刚看了两行,就听身后有轻微的脚步声。文王回头一看,原来是张玉环婷婷袅袅地从幔帐后面走出来。
文王又惊又喜,上前拉着张玉环的双手,说道:你这样神出鬼没,真是让孤王喜出望外。
张玉环低着头说道:基下这一向可好吗?
文王笑道:好是好,可是见不到你,又觉得一切都不好。
张玉环扭头微笑道:基下怎么能这样说,我怎么会有那么重要呢?
文王把张玉环的双手拉向胸前,说道:你来感觉一下,这里面是不是全都被你占据着。
张玉环笑道:基下不要站着了,快坐下休息吧。
文王就把张玉环抱在怀中,双双坐到椅子上,说道:你在这里过得好吗?
张玉环笑道:好是好,可是看不到基下,就一切都不好了。
文王笑道:你学会顽皮了,这就更加可爱了。
张玉环依在文王胸前,问道:那,副王好吗?
张玉环本来是想问华屿过得好不好,可是话到嘴边又改了。她说的是副王,而不是华屿,这是很巧妙的。因为华屿二字是从小叫惯了的人名,显示的身份是爷爷的孙子和妈妈的儿子,这会让两人感到尴尬。而副王二字显示的是职位,有点超然于亲情之上的味道,会让两人感到自然。
文王搂着张玉环,笑道:副王好得很呢。孙力士带着一大群人陪着他玩,一会儿追兔子,一会追老鹰,好象把你给忘了。
张玉环嗔道:这都怪你了,谁让你把我送到这来。
张玉环已经情不自禁地改口称你了,不再称基下了。从这一刻起,两人之间的心理障碍完全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