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乌士元巧取权柄(2 / 3)

加入书签

她为妻,殿下总要给她留点面子。

大嵩嶙笑道:你想求情却没有说到点子上。国贼是大元义。大宏伟只是协从。主犯已死,协从只要投降就可以从宽发落。他既然痴呆了,就让他治病去吧!

张才华道:那么大白翎该如何奖赏呢?

大嵩嶙道:我给你们当主婚人,这奖赏可以了吧?

大嵩嶙在东京为张才华和大白翎主婚,让东京百官甚感安慰。连国贼大元义的孙女都可以立功受奖,受协迫的官员还有什么顾虑呢?东京的官气民气振奋起来,反过来又使大嵩嶙的声望与ri俱增。

大嵩嶙把近臣召进宫中,说道:现在有三件大事要办。一是安排东京善后,二是向长安上表讨封,三是联络各府都督。你们对此有何建议?

乌士元自从来到东京,就开始琢磨新王登基之后如何才能抓到大权实权。现在东京和上京和官员都来归附大嵩嶙,人数虽然不少,可是能和他竟争的只有张仙寿和张才华。要想抓到大权实权,必须先把这两个人打发出去。现在大嵩嶙提出三项紧迫大事,乌士元就要乘机做手脚了。

乌士元奏道:张才华大将军有大白翎相助,留下来处理东京善后事务最合适。向长安讨封是殿下称王的关键,只有张仙寿大人能够胜任。联络各府的事就由我来承担。

张才华和大白翎新婚蜜月,正是如胶似漆,巴不得远离王廷duli行事,就爽快应道:我愿留下来处理东京善后。

张仙寿知道赴长安讨封事关重大,有人推荐自己,就只能承担,当即表示赞成乌士元的提议。

大嵩嶙道:那就这样定下来。三天后我就要赴上京主政。登基的事要等皇帝诏书下来再办。张乌二位完成使命之后就来上京会合。

三天后,大嵩嶙带着一大批东京官员前往上京,张仙寿启程奔长安。乌士元也离开东京往各府去为大嵩嶙造势。可是乌士元并不想按原计划走遍十府,他要抢在张仙寿之前到达上京,占据大嵩嶙身边首席大臣的位置。他仅仅到西京鸭绿府和中京显德府见过两位留守王爷和两位都督,就匆匆赶往上京。

这时上京朝臣中的首席大臣大宝方已经去世,大宏森和张才智的地位就突显出来。这两人从南京返回上京之后,对大嵩嶙赞不绝口,说大嵩嶙的政治智慧远在成王大华屿之上,过去拼死拥戴大华屿其实是愚忠。当大嵩嶙来到上京以权知国务身份主持朝政的时候,这两个人早就抛弃了派系偏见,竭尽全力为大嵩嶙出谋划策。大嵩嶙对他们也是十分地倚重。君臣之间有了高度的信赖,政治气氛就显得祥和顺畅。

乌士元来到上京,发现大嵩嶙对大宏森和张才智很是器重,就忌妒起来。他想,这两个人曾是成王大华屿的左右手,实力不小,要是大嵩嶙看重他们,我的地位就要不保,必须想个妙计把他们先挤下去。乌士元本是机敏过人,现在把心思用在官场争锋上,很快就想出一个驱虎赶狼的好办法。

乌士元向大嵩嶙奏道:张才华文武兼备,人才难得,又是殿下近亲,放在东京,大材小用了。现在殿下登基在即,诸般大事亟需有人出力,应该把张才华调来上京效力。

大嵩嶙把张才华留在东京,不过是安定东京局面的权宜之计,早晚是要调他来上京的。现在东京已经没有多少大事可做,乌士元的建议立即就被采纳。

大白翎和张才华婚后仍住在东京,就把父母接到家中jing心调养,准备时机成熟时用解药解痴。现在突然要跟张才华到上京去,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她向张才华问道:我们走了,两个病人怎么办?

张才华道:可以带到上京去继续治疗。不过上京不比东京,如果他们清醒过来,难免要被审判。

大白翎道:与其清醒了被审判杀头,还不如痴呆着苟且偷生。就让他们痴呆着吧!

张才华听不懂她话中含义,也不便追问。大白翎横下心来,把解药抛掉,从此断了让父母重获新生的念头。

张才华到了上京,被权知国务大嵩嶙任命为禁卫军大将军,从张才智手中接管了上京禁卫之权。张才智和大宏森就有些不安,狼山大战的yin影重新笼罩在心头,此后每当大嵩嶙问计时,他们就不像以前那么畅所yu言了,朝会上很快就形成乌士元率领百官的局面。乌士元见诡计生效,心中暗喜。

这天大嵩嶙召乌士元和大宏森到上书房,说道:算来张仙寿赴长安已有半年之久,可能很快就要归来。本王登基的筹备事项要抓紧进行。你二人共议三省六部人事安排,尽快呈上来。

大宏森当即奏道:此事十分机密,不宜两人共议。臣以为还是由乌大人独奏为妥。

大嵩嶙道:那就由乌士元先提出建议。

乌士元领了王教,就在三省六部人事安排上巧施计谋。他知道大嵩嶙有意让张仙寿、大宏森和乌士元来担任三相,而且张仙寿担任大内相的可能xing最大,要想挤掉张仙寿,就要借助大宏森,就故意把三相的提名顺序倒过来,先写出右相提名顺序为大宏森、乌士元、张仙寿,再写出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