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三相国奋起除奸(1 / 3)

加入书签

渤海国定王大元瑜称王四年,在即将纳妃亲政的前夜突然睡死了。国舅张才华夫妇立即按着兄逝弟继的成规,请太妃扶定王大元瑜的二弟大言义继位。太妃这时也别无选择。十六岁的大言义登上王位,称渤海国僖王,改元朱雀。太妃摄政和国舅辅政的制度照旧。

三位相国已经准备好了敦请定王亲政的表章,却不料定王突然睡死了。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三相悲痛万分。他们断定这是国舅张才华为了保住大权杀了定王。他们聚集在大政堂,密谋惩治国贼的行动。

大内相乌士元道:好好一个大活人,突然睡死了,鬼都不信。必是有人谋杀!

左相张仙寿道:我已经暗中调查过,张才华曾深夜进宫,行踪可疑。

右相大宏森道:我也问过太医,定王并无病症,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睡死。

乌士元道:当值的内侍一定知道真相。我们要把这个证人控制起来。

张仙寿道:已经晚了,当值的内侍是小六子,早就被禁卫军抓走了。

大宏森道:弑君大案应该交礼部审讯,大内相赶快下令让礼部卿去向禁卫军要人。

乌士元道:来不及了,此时小六子恐怕早已被灭口了。我们不能指望正常的调查审讯,必须要谋划一个断然的措施。

张仙寿道:那就只有发动政变,把张才华一举拿下。

乌士元道:上京的禁卫军是张才华猛贲卫的人马,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要谋划一个万全之策。

大宏森道:我有一计。可以秘召北征的熊罴卫大将军张才智回京除jin。他和张才华虽然是堂兄弟,却有狼山大战杀父之仇,必能召之即来。

乌士元道:此计可行。明ri早朝,就以北征不力为由,奏请右相赴前线督战。右相和张才智星夜回军,在定王出殡之ri动手,将张才华一举拿下。

次ri早朝,大内相乌士元奏道:张才智出师一月有余,北征毫无进展。臣请基下派右相赴前线督战。

辅国大臣张才华不等僖王说话,就傲漫地说道:准奏。右相此去务必成功,否则就不要回朝了。

大宏森应道:臣不成功便成仁!

大宏森来到征北大军营中,向张才智说道:张才华谋杀定王,罪大恶极。三相约定在定王出殡之ri动手除jin。请大将军回师救国。

张才智道:我早已查明,康王之死是因为吃了大白翎做的青鳝羹。定王之死,又是被张才华谋杀。这一对祸国殃民的恶贼要不早除,必然还会危害到僖王。我听三相号令,铲除国贼,为国除jin!

大宏森和张才智引军秘密返回上京郊外,要等待定王出殡时抢占上京,诛杀国贼。

定王出殡这天,禁卫军从上京城到西山陵园沿路jing戒,留在城中的人马已不足一千。王室成员和文武百官为定王送葬,留在城中的只有太妃张chun梅和六部值事的少数官员。张才智乘城中空虚,突然率兵来到城下。

守城的禁卫军都尉问道:张大将军不是北征去了吗?为何来到上京城下?

张才智道:我奉僖王基下圣教,回来为定王送葬。

禁卫军都尉道:请大将军在城外安营。

张才智乘他不备,突然催马向前,一刀砍杀。大宏森和张才智率兵进城,把城中留守的一千禁卫军全部缴械,在王城内外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张才华回来就擒。

大白翎这天也没有去为定王送葬,她假猩猩地陪着太妃坐了一会,就回府睡大觉去了。到了傍晚,她突然觉得心慌意乱,就向管家说道:送葬的队伍也该回来了。你去西门那问问,看有没有消息送来?

管家领命而去。转眼间又神se惊慌地跑回来,说道:不好了,门前的禁卫军换了生人,不准出入。

大白翎发怒道:换了生人也是禁卫军,竟敢堵住我的府门,是不想活了!

大白翎怒冲冲走出府门来,喝道:是谁不准出入?

禁卫军应道:上司有令,全城戒严,请夫人安静。

大白翎喝道: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是谁下的戒严令?

禁卫军应道:是熊罴卫大将军的命令。在下不管你是谁,只认军令不认人。

大白翎倒吸了一口冷气,惊得浑身发抖,赶紧把府门关了。她回到房中,紧张地思考着对策。她想,张才智突然回军,又乘出殡之机控制上京城,这是谋反了。难道他想篡位称王吗?不可能,他没有那个胆量。那他要干什么呢?一定是受了右相大宏森的指使,来报杀父之仇。这样看来,他是要杀张才华了。这可真是祸从天降,必须给张才华发个jing报才行。可是全城戒严了,家丁连府门都出不去,更不要说出城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眼看红ri西沉,送殡的队伍就要回来了,张才华就要被人斩杀了,接下来肯定是满门抄斩。大白翎心急如焚。女仆还不知大难临头,照常进来准备晚上用的腊烛。大白翎看着腊烛,突然有了报jing的办法,她要在自家府中放火

大白翎向管家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