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狩猎场僖王毙命(1 / 3)

加入书签

张才智挂帅出征本来是不情愿的。他来到喜越部故地并没有真想平叛,只是想寻个机会杀了乌士元,除掉心腹大患。现在如愿以偿了,就让部下割了城中死难者的头,共得三百余颗,挂在马鞍上,高唱凯歌返回上京,说是杀敌获胜,凯旋而归。

张才智趾高气扬回到上京,向僖王奏道:安边府的叛乱不过是一些盗匪所为,王廷大军一到,顿时土崩瓦解。若不是监军诒误战机,本帅早就得胜还朝了。

僖王重赏有功将士,对大内相之死竟然不闻不问,反而让张才智兼任了大内相的职务。百官心中愤愤不平,左相张仙寿按捺不住,就向僖王奏了一本,对张才智提出弹劾。

张仙寿奏道:乌士元是当朝大内相,就算有过失,也要由基下亲裁。张才智滥施军法,形同谋杀。请基下降教,将张才智削去官职,交礼部论罪。

僖王问道:张才智可有话说?

张才智道:国法军法都不是臣制定的。如果法有不妥,应问三相之责,与臣无涉。

僖王道:准卿等所奏。散朝吧!

百官听不懂这是何意。如果是准了左相之奏,就要处罚张才智。如果是准了张才智之奏,就等于是把左相的奏本驳回了。大家不知道僖王究竟准了谁的奏,也没人敢问,就胡里胡涂地散朝了。

散朝的时候,张才智突然说道:请左相留步。

张仙寿本不愿和他说话,可是又不能拒绝,只好留下来。

张才智等到百官退下,才不yin不阳地对张仙寿说道:下次本大臣再出征时,一定要请左相大人做监军。

张才智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就扬长而去。张仙寿回到府中,把张才智的话反复思索,越想越怕。他想,张才智这是在向我下战书,他下一个要杀的肯定是我。如果像乌士元那样胡里胡涂地死在jin贼手中,还不如和他拼个鱼死网破。张仙寿下定决心要拼死一搏。他知道上京到处都是张才智的死党,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张才智发动突然袭击,只能靠自己的儿子来相助。

张仙寿把两个儿子召来,说道:今天张才智向我宣战了。他杀了乌士元只是乱国的开始,下一个就要轮到我了。我不能坐以待毙。你兄弟二人愿意和我一起拼搏吗?

长子张永顺是殿中司的少卿,说道:殿中司早有传言,说僖王要借国丈之手搬掉三相。大内相被杀,只是他消灭忠良的第一步。父亲要想不遭他迫害,只有先下手除jin。我早就想搏一搏了。

次子张永福是司宾司少卿,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亲要为国除jin,我兄弟二人愿做先锋。

张仙寿道:张才智身怀绝世武功,我们不能公开和他拼杀。他是禁卫军大将军,护卫森严,我们也无法实施暗杀。只有乘他不备时突然袭击,才能成功。

张永顺道:殿中司正在筹办僖王秋猎。僖王行猎时,百官都要陪驾,我们就在猎场上动手。

张永福道:百官陪僖王行猎,只准携带弓箭,不能携带兵器,正是张才智疏于防范之时,我们可以一举成功。

张仙寿道: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我们抓紧准备。

渤海国的国王每年都要举行秋季行猎。僖王正当年少,自然乐此不疲。这天僖王带了百官到东郊围场玩耍,张才智带着二千禁卫军护驾。到了围场,禁卫军只是担任外围jing戒,僖王身边只有百官陪伴。百官也不是都能靠前,只有三相六卿和内务各司的官员可以簇拥在国王的鞍前马后。

僖王催马在前,众官簇拥在后。离僖王最近的是:协理大臣兼大内相张才智,左相张仙寿,右相大宏森。其次就是六部卿,再其次是内务各司的官员。这是国王行猎时必须保持的阵容格局。可是今天这阵容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张仙寿父子三人是早有预谋,神不知鬼不觉地对张才智形成品字形包围。张仙寿见机会来了,就向儿子发出动手的暗示。张永顺和张永福两兄弟一左一右同时出击,把暗藏的短刀剌进张才智的后腰。

这是致命的一击。张才智就是有九条命,也难逃此劫。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才智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平时是胄不离身,连上朝时都披着暗甲。他那熊皮暗甲是按仙功秘法用草药抒制的,柔软如绵,艮韧如胶,刀锋剌进去,就像剌进胶板上一般,插也插不进,拔也拔不出。张永顺兄弟顿时慌了手脚。

张才智感觉到后腰上遭到利器袭击,立即作出本能的反应。他头也不回,随手就把手中的弓向后一击。只听啊的一声,有人中着落马。张才智勒马回头,见张永顺被打下马去,张永福却惊慌奔逃。张才智把马一催,大喝一声,你往哪能里走!张永福自知无处可走,急中生智,冲到僖王马前,一伸手抓住了僖王的马缰,叫道:你不要过来,否则基下必死!

张仙寿见儿子行动失败,知道大势已去,就催马来迎张才智,想拼死给儿子创造一个逃命的机会。张才智这时已是恨得两眼发红,手起弓落,就把张仙寿打得脑浆崩裂。张永福被惊呆了,被震痴了,被吓疯了,他已经没有了成败得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