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王成根迎神聆道(1 / 2)
在鸭绿府起事的张才智发出讨伐宣王大仁秀的檄文之后,派人四处打探上京的反应,当他得知宣王派出的南征大将军是年近六旬的老将大宏森,心中暗自窃喜。他想,大宏森虽然和我不睦,可他毕竟是高王大祚荣的后裔,是大永兴的堂叔祖,未必会反对大永兴称王,宣王把兵权交给他是自取灭亡。上京发兵来讨西京,中京显德府就是双方必争之地。显德府都督王成根虽然是王柄权的儿子,却也是文王大钦茂的外孙,也未必会反对文王的重孙大永兴称王。我如果能把把显德府都督王成根争取过来,再动员大宏森倒戈,取上京就易如反掌。他当即传下命令:救**三万人马立即开跋,先取显德府,再夺上京城。
张才智率领三万人马从鸭绿府出发,向显德府推进。这天来到海兰江边安营扎寨,派人给显德府都督王成根送去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大仁秀乱中窃国,是为王法所不容。我拥戴文王重孙大永兴复国,顺天理合人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母大贞孝是文王的公主,你父王柄权是文王的驸马,你是大永兴仅有的近亲长辈,你保大永兴称王应是责无旁贷。你我共同拥戴大永兴是天意的安排。请见信后速到我营**议大事。
显德府都督王成根是左相王柄权的儿子,却和王柄权的立场有些不同。他认为大野勃立下子孙不得入朝为官的家训,就是要求子孙永远不和高王大祚荣的正统王绪相争。父亲王柄权拥戴大仁秀夺了简王大明忠的王权,是对大野勃家训的背叛。所以他对父亲拥戴大仁秀称王并不赞成,可是在康王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也只好顺从父亲的选择。换言之,如果康王后继有人,王成根未必会支持父亲的选择。
现在果然有康王的孙子大永兴出现了。王成根立刻陷于两难之中。如果拥戴永王大永兴,就要和父亲决裂;如果服从父亲的家教,就要背叛外祖父文王。他左思右想,感到为难,就在萨满神前昼夜祷告,请求神明指路。
也许是萨满神真的显灵了。就在王成根潜心求神的第三天,有亲兵来报:府门外来了个白发老翁,自称是长白山神,要给大帅指点迷津。
王成根闻报,又惊又喜,跳起身来向门外跑去,边跑边叫道:快摆香案迎山神!
门外有人大笑道:哈哈哈,山神只吃山果不吃香火,不要摆什么香案了,王成根快出来接驾!
那声音既像洪钟又似松涛,像是轻声细语却又振聋发聩,王成根情不自禁地向门前一扑,叩头拜道:小子王成根恭迎老神仙!
那白发老翁的一双风尘扑扑的野猪皮??鞋就在王成根的眼前。王成根虔诚地盯着那双鞋,只觉得一股强烈的松花气息扑面而来,刚要说请老神仙到府中赐教,忽听那老翁亲切地说道:不必多礼了,前面带路吧!
王成根磕了一个响头,站起身来,躬身说道:老神仙请!
那老翁就向府中走去,轻飘飘地没有半点声息。王成根这才悄悄抬头看那老翁的背影,只见那老翁白发飘飘,道袍荡荡,昂首阔步,身形矫健,挟风带雾,令人既望而生畏又不寒而?。
老翁到了厅上,径直奔正中太师椅上落座,捋着银须,笑道:你这个大帅府还算有模有样,可就是气氛有些不伦不类。海兰江就要变成战场了,你却在这里请神问鬼,是不是不想活命了?
王成根赶紧躬身回道:是宣王大仁秀和永王大永兴要在这里开战,小子夹在当中左右为难,正不知如何才能度过难关,请老神仙指点迷津。
老翁拈须笑道:既然是左右为难,就不要左顾右盼,只管直取正道就是了,又何迷之有?
王成根只觉得神仙的话语似懂非懂深藏玄机,赶紧应道:小子是前面有座山,后面有座山,陷入夹谷之中,无路可走。
老翁微笑道:你这是yu孝不知何为孝,想忠不知何为忠。似乎为忠孝所困,其实是私心杂念做怪。你不要紧张,且坐下来,说出你的私心杂念,活路自然就有了。
王成根道:老神仙在上,小子不敢平座。
老翁笑道:大祚荣是我的兄弟,大野勃是你的义养祖太爷,论起来我也是你的祖太爷。你且坐过来,只当是关起门来唠家常。
神仙竟然自称是高王的兄弟,让王成根十分震惊。高王大祚荣只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大祚新,一个是大野勃,这老神仙会是谁呢?是大祚新还是大野勃?如果是大祚新成仙做了长白山神,对大仁秀和大永兴都是同样的叔祖宗,应该不偏不倚;如果是大野勃成仙做了长白山神,他可是大仁秀的谪亲祖宗,那一定是来帮助大仁秀的。
王成根不敢冒然吐露心里话,只好在下首入坐,拱手问道:请问老神仙想听我说什么?
老翁面se严峻,嗔道:让你说出私心杂念,听不懂吗?
王成根低头想了一下,索xing真诚地回道:小子的私心杂念就是既是不敢得罪父亲,又不敢背叛外公。
老翁道:所以你就作茧自缚,不能自拔了。
王成根起身俯首道:请老神仙给我指一条明路。
老翁摇头叹息一声,缓缓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