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大锦旗夷平辽州(1 / 2)
辽阳之战互有伤亡,不分胜负。大审理把战况如实写成战报,飞报上京。如果从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来判断,辽军没有达到攻占辽阳目标,渤海军达到了保卫辽阳的目标。应该说是渤海军得胜。可是这个胜利让人感到特别郁闷。辽军趾高气扬而来,又趾高气扬而去,这就是对渤海军的污辱。尽管大审理没有打败仗,还是遭到百官的抨击。
智部卿余立原奏道:辽河大营拥兵五万,居然让辽军来去自如,可见统帅无能。
右相大素贤奏道:来犯的辽军人数少于我军,我军仍是不能取胜,必是指挥之误。
左相大封裔奏道:小战尚且如此,大战又当如何?
大内相大诚谔则直截了当地提出换将的建议,奏道:大将军久驻一地,恐怕有所懈怠。臣举荐右猛贲卫大将军大锦旗接掌辽河大营帅印。大审理可回上京另任新职。
文德王降教道:大审理在辽河大年多年,虽然没有打过败仗,却也没有打过胜仗,治军无奇,战绩平平。调他回到上京来训练新兵吧!辽河大营元帅由大锦旗去接替。
大锦旗领了圣教,立即赶到辽河大营,接管了军权。大审理黯然离去。
大元让是因为出使洛阳朝贡,没有完成使命,被贬到辽河大宫来效力。他到了辽河大营,就想在辽河前线立个大功,来证明自己绝非庸碌之辈。他知道辽国辽州剌史张秀实是渤海国君臣的一块心病,便向元帅大陈林建议,乘现在辽河西岸兵力不多,打掉辽州城,铲除狐假虎威的张秀实。
大元让道:辽州是辽国的一把尖刀,锋芒直指辽东,有它存在,我辽东就不得安宁。大帅为何不将它铲除?
大锦旗道:本帅也想拔掉这颗眼中钉,怎奈朝廷没有命令,本帅不能擅自用兵。
大元让道:基下将五万大军交给大帅来指挥,就是让大帅阻断辽军东进之路。铲除辽州,不过是大战略之下的一个小战役,攻守之计全决于大帅。如果现在不拔除这颗钉子,一旦辽军突破河防,就悔之晚矣。
大锦旗来做辽河大营元帅之前,就听说夫余府一带经常受到辽国辽州剌史张秀实的so扰,早对这个从新罗国叛逃到渤海国,又从渤海国叛逃到契丹国的新罗溅民恨之入骨,现在副元帅大元让主张铲除张秀实,就让新任大元帅大锦旗按捺不住了。现在辽河大营有五万人马,消灭辽州剌史张秀实真是易如反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锦旗当即升帐点将,下达了进军辽州的命令。
大锦旗向众将传令道:张秀实凭借辽州地利,屡屡so动扰河东,百姓损失惨遭重,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帅与副元帅大元让决定兵发辽州,铲除祸害。明ri卯时,兵分五路,同时渡过辽河,对辽州城实施包围,不得放一兵一卒漏网。能生擒张秀实者立头功!
众将齐声得令,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yu试。五万骑兵早就被辽兵的游击战术so扰得怒火满腔,现在终于要痛痛快快打一场大仗了,更是争先恐后,斗志高昂。过去张秀实凭借辽州地利优势so扰河东,可以随心所yu向不同方向出击,害得渤海军在八十里漫长防线上疲于奔命。现在渤海军要主动出击,地利优势就转到渤海军方面来,五万人马从八十里扇面上同时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辽州包围起来。
张秀实见渤海军人马众多,不敢出城交战,却仍在城上叫嚣道:大锦旗,你胆敢兵犯辽州,向大辽国挑战,是自取灭亡。本剌史奉劝你立即撤兵,免得辽皇大军到来,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大锦旗骂道:你这条丧家疯狗,不过是个无赖刁民,今ri死到临头,还想拉大旗作虎皮,真是无赖之极!本帅限你三ri之内出城来降,还可以把你交给上京发落。如敢顽抗,就叫你和城池一起化为灰烬!
三ri之后,张秀实仍是坚守不出。大锦旗就下令攻城。辽州新城是张秀实带人建造的,这个无赖既不懂建筑技术,更不懂兵法战策,城池造得既矮又薄。渤海国五万人马四面围攻,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斗只进行了一天,城墙就塌了大半。张秀实带着残兵突围而走。大锦旗岂能让他逃脱,挥军掩杀五十余里,把辽军二万人马斩杀殆尽。张秀实走投无路,只好下马请降。
张秀实跪地叩头道:我是不得已才降辽,请大元帅饶命!
大锦旗骂道:你狐假虎威,so扰夫余府多年,罪恶累累。三天前要是肯降,还可以把你交给上京发落,或许可以活命为奴,现在死到临头,再想求生就比登天还难!
张秀实乞求道:小人不过是一介猎户,大元帅杀我不过是如杀蝼蚁。如能留我一命,愿终生为大元帅做奴隶。
大锦旗斥道:本帅冲锋陷阵杀人无数,却不愿为你污了宝刀。我可以不杀你,只把你交给夫余府来论罪。
张秀实知道夫府官民对他恨之入骨,到了夫余府是必死无疑,就抱住大锦旗的马腿哀求道:我情愿让大元帅试刀,不要去夫余府受审!
大锦旗斥责道:你欠渤海军战争债,从此一笔勾销。你欠夫余府殃民罪,必须到夫余府去了断!
大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