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夜拜师烹新茶 竹影丛丛人暗藏(2 / 2)
晚辈佩服得紧,无论跟谁我自然都是不亏的,只是,无论选谁也必将伤二位之中的一位。既然如此,那晚辈想……”
“哦,好你个鬼丫头!连我们两都被你算进去了。”那紫袍老者却不待她话说完就已经明了。那白袍老者显然也已经知道她的意思了,却也不生气,只淡淡答道:“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反正我是不介意的。”这后面那句话显然是说给紫袍老者听的。
那紫袍老者却笑道:“你别激我。咱们虽然四十余年一直在斗,不过,今日这丫头的这个提议,我倒喜欢!”
“徒儿拜见两位师父!”苏芝卿马上顺势而为,跪在地上,行拜师之礼。两位老者高兴地大笑。那白袍老者仰头望月,微笑道:“今晚的月色真好!”苏芝卿随即提议道:“今晚月色极好,不如徒儿烹一壶好茶,陪师父们赏月。”
那紫袍老者却略微惊诧道:“丫头,你竟懂烹茶之道?”
白袍老者却也是惊诧道:“丫头,你知道我这有烹茶器具?”
苏芝卿自然知道茶道的讲究颇多,烹茶饮茶都有讲究,已成体系。却不知如何解释,只得含糊其辞道:“我就是以我家的习俗随便冲冲罢了,不懂那些讲究的。至于师父你说的烹茶器具,我只是猜你在哪藏着呢!”
两位老者年轻时本就是风雅之人,如此月色,加上新收徒弟的大好心情,正想品茶一番。不一会儿,白袍老者便从厨房的角落搬出一套冲茶器具。
那茶桌是由百年黄杨木树根依树根原本的形状雕成的,茶具是由竹筒做成,外侧有手工雕刻的花纹,茶杯与杯盖皆是竹子所造,其他器具也莫不是取自山林。独有那壶是上好的紫砂壶。苏芝卿自去厨房取了炭和早间取的山泉水来,点火,烧水,少顷,水沸。
苏芝卿娴熟地用茶挟子在沸水里将茶具一一洗净、热烫,轻轻放置一旁,再用茶勺取了稍许茶叶倾于纸上,还分了粗、中、细。粗者放入茶瓯的最底端,细者放入中间,中者撒在最上面。见壶中水已沸腾,苏芝卿提起火炉上的紫砂壶,悬壶高冲,注水入瓯。
茶叶在强劲的水流中翻转,沸水的热力直透瓯底,顿时,茶香四溢。
至沸水溢出瓯口,芝卿提壶倒了些沸水在熟盂内,而后拿起佛末将漂浮在茶汤面上的泡沫轻拂干净,茶汤色泽渐开。芝卿也不着急,慢慢地拿竹制瓯盖盖住那瓯,执壶把滚烫的水淋在瓯的外壁,清除茶沫,保留茶香不散。再将熟盂内热水倒入瓯中,不加停留,芝卿素手挟住茶瓯口沿,食指抵住瓯盖的钮,在茶瓯的口沿与盖之间留出一条水缝,一个关公巡城,已将茶水注入弧形排开的各个小茶盅。待茶水剩得稍许,再一点点滴到各杯中,使得茶色浓淡均匀。
芝卿放下茶瓯,端起茶盅,恭敬地奉给白袍老者道:“请师父品尝。”待白袍老者接过,复又端起一杯,恭敬地奉给紫袍老者道:“请师父指正。”
白紫两位老者见芝卿手法娴熟,都不言语,只行品茶之事。观茶盅中茶色橙黄明亮,闻茶之香气飘溢馥郁。轻啜一口,齿颊留香,香气淡而持久,留有原茶真味。
那紫袍老者赞赏道:“丫头,你这烹茶的心境可谓从容自若。我也算是喝过许多人烹的茶了,独独你这盏茶,深得茶道精髓。”
那白袍老者轻啜之后,这时也接口道:“不错,不错。看你之前又亲自去取山泉水,可见是了解一些茶艺的。这茶烹得不错!”
苏芝卿淡淡一笑,道:“师父们喜欢就好。我也只是半路出家,学得一点皮毛而已。其实,徒儿虽喜烹茶,喜欢茶香,但若做人也如烹茶这般讲究,那徒儿可是不愿的。”
“丫头,你这话颇有意思,说来听听,这是为何?”紫袍老者一脸探究地道。
“师父,这烹茶过程繁杂而琐碎,具体而机械,每个时间都有特定的步骤要实行,不能随意而为,随心而变。形态举止要求优美,心境须得从容大气。如果做人也被这许多规矩束缚,岂不是太没意思了?若是治世,行这等风雅之事,自在乐意,时间又有,本人不觉繁杂,倒也无妨。只不过,这乱世之中,要是也如这般讲究,怕是不行的。”苏芝卿娓娓说道,并不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妥。
白紫二位两者听她这么一说,皆忆起一些前尘往事,只觉得苏芝卿所言何尝不是他二人年轻时所想?这二人看着苏芝卿,突然就想和这刚收的徒弟聊聊天了。一时间三人都有些静默。
竹叶在风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借着月光,苏芝卿看见斑斑驳驳的竹影倒映在地上。这稀疏的影子里却有团黑黑的影子隐藏在竹影之中,一动不动,看那样子,似乎是……人影!苏芝卿心里大呼不妙,白袍老者早已大喝一声:“谁?”一边施展轻功飞上竹枝追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