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在哪里(2 / 3)

加入书签

,我的儿子就在二十九路军,以后说不定你们还会在一个锅里舀食呢!”黄明还要推辞,“怎么,是不是瞧不起人?还是嫌老汉的家太穷脏了你的脚。”老农已是满脸地不高兴。

黄明与那个老农背上柴向老农的家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和他攀谈起来。那老农很健谈,他说他姓曾叫曾建中,祖上参加过太平天国,北伐时受伤就留下了,后来北伐失败,就隐姓埋名与这里的一家姑娘结婚,入赘在这里住了下来,一直到现在。虽说是隐姓埋名但工夫却传了下来,到他这里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曾德、一个叫曾羽、一个叫曾飞。从小三兄弟就跟着老人学武,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

1933年日本鬼子发动战争老大曾德参加了二十九路军,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英勇殉国。后来老二曾羽也参加了二十九路军发誓要给哥哥报仇,现在38师张自忠将军麾下任连长;小儿子曾飞在北平读书。黄明听了老人的介绍顿时肃然起敬。

老人说完,又向黄明问道:“年轻人你怎么想到要回国参军呢?说说你的情况。”黄明知道老人会这样问已经在心里想好了怎样说:“我叫黄佳俊,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贫病过世了,我也成了孤儿,后来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了我,他们对我很好。我也加入了美国国籍,义父母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考入了美国的加尼福尼亚陆军学院。前两年美国父母相继去世。就在今年一月从报纸上知道了国内的局势就从学校退学了。决意回国参加抗日,就回来了。听说二十九路军在招人就从上海到北京,不想却在这里迷路了。”黄明就把前几天在网上找到的一段资料安在自己的身上给老人说了。当时在网上看到黄佳俊的资料时还与战友们争论了一番,他认为如果不是出了意外,说不定中国军队里会出一位完全由美国教育出来的将军。黄佳俊的照片与自己还有几分相似,就把他的照片和资料打印了几份,现在还在背包里放着。老人听了也是一阵唏嘘。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树林,就见不远处有一个农家小院。

“孩子到家了。”老曾急步向家里走去,走进院子放下柴,“老婆子快出来!有客人来了!”老人对着屋里喊道,又对黄明说:“快进来,穷家小院的,不要嫌弃。”黄明走进院子仔细的打量起来,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很平整,放着几个石锁,还立着三个木人桩。“来了来了。”就在黄明观察的时候,从屋里传来一阵答应声,“老头子今天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随着话音,从堂屋里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北方大娘,看到黄明的打扮一愣,“老头子这是……”大娘转向曾大伯疑惑的问。“大娘!”黄明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一鞠躬。

“老婆子,发什么愣?看把孩子吓得,这就是我说的贵客,快去看看有什么吃的?客人还没吃早饭呢!其他的等会再说。”曾老伯一边对老伴说话,一边拉着黄明的手,“走进屋歇歇先喝口水,等你大娘给你做好吃的。”“对对,你看我只顾说话。”大娘边说边进屋。黄明走进屋把背包和枪放下,看见大娘要去张罗吃的,急忙说:“大娘不用,我吃过干粮了。”“那怎么行?干粮有什么用?孩子和你大伯慢慢坐,大娘给你包饺子一会就好。”曾大娘慈爱的说完,就会里屋张罗去了。

“过来坐下,孩子你在国外肯定没吃过饺子,特别是你大娘包的饺子。”曾大伯招呼黄明坐下。黄明听着灶房里传出的曾大娘和面声音,想着另一个世界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消息会怎么样,不觉得痴了,眼泪涌满眼眶。曾老伯看着黄明想起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也陪着流泪。

也不知过了多久,“吃饺子了。”大娘端着碗从灶屋里出来,看到这一情形呆了,“老头子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吗?”她放下碗,黄明急忙擦了擦眼泪说:“没什么我只是想起了我的父母。”

曾老伯忙把老伴拉到身边,轻声地把黄明对他说的向老伴说了一遍,曾大娘听了也是满面泪水。

“别怕阿孩子,你就把大伯大娘的家当自己的家。”边说边满是慈爱的把黄明抱在怀里安慰。

“来孩子乖,不哭了,吃饺子,饺子冷了就不好吃了。”

黄明止住哭声,端起饺子,“大伯大娘你们也吃。”“傻孩子!我们已经吃过早饭了。”“那我怎么好一个人……”“别婆婆妈妈的。男子汉爽快些,叫你吃你就吃!”黄明一听只好吃了起来,几天没有吃过一口热饭喝过一口热汤,这碗饺子他是吃得狼吞虎咽,满头大汗,曾大娘见了心疼地说:“慢慢吃不要噎着,吃完了还有。”

黄明吃完饺子。对大娘说:“大娘真好吃。谢谢!”“孩子还客气什么?你就在这里好好的歇着。晚上大娘再给你做好吃的。”

“大娘有没有大哥的衣服?我想换一下。”黄明说完马上就后悔了,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巴。

大娘一听脸色就变了,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有。你等一下我就去拿。”说完就进屋去了。

“大伯对不起。”

“唉!你大娘就是……”曾大伯也谈了一口气,“德儿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你大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