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 何去何从(2 / 3)

加入书签

量。”

就在要出门的时候,黄佳俊的报捷电报来了。三位第一集团军的大佬看着这份电报相对无言。

宋哲元马上向战区和军委会上报自己的新建议,就急匆匆的赶到张参座下榻的住处。张参座听了老宋的建议,心里对老宋的如意算盘感到好笑,不过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说道:“宋总司令,这个建议好是好。恐怕黄师长不会接受啊!”

老宋心里高兴,但是脸上却露出疑惑的表情:“不会吧!黄师长应该高兴才对啊。这样一来统一的前线的指挥,二来也便于展开下面的作战行动啊!”

张参座苦笑一声:“明轩兄,我们都是明白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你认为凭黄师长的资历调得动那些师旅长吗?”

老宋一脸的着急,连连搓手:“那怎么办?我已经把这个方案上报战区颂公和军委会了。”

张参座长叹一声:“算了,我看还是先问问黄师长本人再说吧。”

濮阳城里,张传志带领一万余的守军是越打越有信心。工事越修越完善,各部队的配合也是越来越娴熟。

从11日以来,白天鬼子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可是在城内守军严密的防守下,根本不能取得什么效果。而到了晚上就是守军的天下。往往是鬼子白天攻进城里好不容易占了一个阵地,晚上守军又利用地道一个反击又把鬼子赶了出去,不但如此,还利用冷枪冷炮骚扰城外的日军。

一直到13日,鬼子在濮阳城下无法前进一步。等到鸠尾大队被歼灭,馆玙心少将才大吃一惊。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只孤军,被中国军队团团的围在中间。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攻占濮阳,而是如何从中国军队的包围中冲出去。

于此同时,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石家庄第二军司令部、安阳的14师团部都在同时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救出馆玙心支队。

这时馆玙心支队有四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攻下濮阳在坚守待援,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不但可以在豫北取得一个支撑点,还可以大量的牵制中国军队,为师团主力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不过经过前面几天的进攻,馆玙心已经明显的缺乏这样的信心,所以不说也罢。

二是立即向后转,从来路清丰南乐一路杀回去,可是这条路在鸠尾大队没有覆灭之前是最可能成功的,不过现在也不大可能了,因为空军传来的报告是这两天有大量的中国军队在向清丰南乐集中。并且综合其他的消息渠道可以肯定的是新180师的主力。

三是向东南方向的菏泽进攻,向第二军主力靠拢,这样可以得到第六师团和18师团的支援,可是也有一个问题这样会打乱大本营制定的徐州战役计划,更容易钻入中国第五战区的几十万大军之中去。

四是向西北方向的道口和汲县进攻这里主要是原29路军部队把守,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很强,也可以得到师团主力的接应。

经过几个小时的深思熟虑,少将阁下终于决定向道口和汲县进攻。他把自己的计划向师团和军司令部作了汇报,要求得到师团主力的配合。

土肥原中将接到少将的电报,马上就同意了这个计划,这样一来对师团的计划影响是最小的。以一部牵制汤阴的守军,主力从内黄向汲县进攻,只要打败了平汉线和道清铁路之间的守军,也算达到了部分计划。等接出南支队后全军会合就可以横扫平汉线以南的中国军队。

这个计划上报到北平的方面军司令部后,也得到了批准。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次机会,达到最大限度的消耗中国军队的目的。寺内寿一大将在给14师团的电报中这样强调:“南支队应全力向道口进攻,14师团主力从汤阴前线转向向汲县进攻。两部要控制进攻的节奏,以免中国军队会因为进攻过快过猛而撤退到平汉线以西从而影响后面的进攻。”(看看在这个时候还在想着消灭中国军队,可见当时日军是多么的狂妄。不过这个计划却得到了土肥原和馆玙心的大力支持,后来在战后的日军内部的检讨中被是最大的败笔,如果按馆玙心少将的计划执行的话,效果要好得多。貌似这个寺内寿一大将是公认的最无能的日军指挥官。)

黄佳俊在濮阳城郊一个叫宋家集的地方迎来了钱三和率领的新180师部指挥机关。也全面的分析了馆玙心支队将采取的行动方向,最后也一直认为鬼子最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向道口和汲县进攻突围,同时,14师团一定会从内黄进攻接应的。

这样的话正中黄佳俊的下怀,一是这个地区集中了第一集团军大量的主力部队(计有77军大部和石友三181师以及大量的地方保安部队),又可以得到新乡部队的有力支援。只要这些部队能坚守各个阵地,那么馆玙心支队毫无疑问是要一个个阵地的争夺才能冲出去的。而新180师在后面步步进逼,是可以取得意向中的战果的,更何况黄佳俊心里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私心:教导团损失让他痛入心扉,如果还是让新180师担任正面阻击,他实在是对友军缺乏信心。这些友军极大可能就是看着自己拼死拼活,而裹足不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