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 儒将风范(1 / 2)
一百五十二、儒将风范
张灵甫带着一支乌合之众在滑县独挡苫米地四楼少将,经过一个回合的较量,苫米地四楼少将对滑县的守军开始高度的重视了。用他的话说:“这那里是一支乌合之众!完全是一支精锐的、战斗意志顽强的军队!”
所以少将阁下听取了参谋长的意见,停止攻击等待主力的到来。
围城的日军按照步兵操典,在城外构筑起了环形防御工事。这就是早期的日军部队,不管是进攻也好,宿营也罢,都是严格的按照操典办事。
不想天有不测风云,本来好好的天气在晚上发生了变化。乌云慢慢的爬满了夜空,越来越黑,慢慢的天边最后一丝亮光也被遮住。
城里城外的人都抬头看着天上。当然,心情却是截然不同。张灵甫和孟华一边在巡视阵地,给官兵们加油打气,也一边不时的看看天。
张灵甫说道:“要是能下雨就好了!”通过白天的战斗使张灵甫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但是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可是非常明白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考验,他可不想让这些缺少配合的菜鸟就这样送上战场。如果能下一场大雨,可以让鬼子的进攻不是那么的犀利,也好多给点时间让这些菜鸟多一点时间来适应战场。他想信假以时日这些战士会打得更好。
旁边的孟华也是这样的想法,“是啊!最好是下一场大雨!延误一下鬼子主力的行程,我们也可以多一点时间准备。”
两人正在那里感慨的时候,一个参谋跑到面前:“报告!司令军部急电!”
孟华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电报是黄佳俊和俞济时联名发来的,电报上把当前的战场局势向滑县守军作了通报:菏泽已失守,濮阳也危在旦夕!77军将有计划的撤出,滑县成了77军是否能安然撤出的关键。豫东兵团准备以滑县为支撑向新乡作威胁性攻击,延误14师团和108师团的攻击势头,所以滑县势在必守!
孟华看完电报,就递给张灵甫。张灵甫看完电报,沉思了一下,大声口述道:“给军部回电:坚决执行命令!”
回到指挥部,已是半夜十二点。张灵甫什么也没说,而是摆开架势要写字。
孟华十分高兴,呵呵笑着说:“张司令,这次你一定要送一副字给我!我可是听说你曾经师从于右任老先生。你的墨宝我们可是仰慕已久了!”
其他的参谋也露出同样的表情。看起来他们也同样想得到张灵甫的字。
张灵甫奇怪了:“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华笑道:“张司令的大名,我们可是早就如雷贯耳了!大家说是不是?”孟华向屋里的几个来自新180师的参谋问道。
“是啊!”几个参谋点头同意孟华的说法。
张灵甫看到这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事情,急忙追问:“是吗?这么说起来,我的事情你们都了解了!我的参谋长快说说,是谁告诉你们的?”
孟华笑而不答,张灵甫无法只好威胁道:“呵呵!如果你们不告诉我,谁也别想得到我的字!听着这绝不是威胁!”
“哈哈!我们不但知道你的字写得好,尽得于老真传,还知道张司令孤身千里投案自首的典故!”孟华开口说道,“这些都是我们师座告诉我们的!我们也是听说了这些后才对你这个官不过团长的张司令,充满了好奇!”
张灵甫更是充满了好奇:“你们师座是怎么说我的?”说实话张灵甫心里也是一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黄佳俊会如此的力挺他,可以说是对他一百般信任。不明白内情的人,可能还认为黄佳俊和张灵甫之间肯定有什么交集。可是张灵甫自己清楚相互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张灵甫本来就不善于交际,只好把这个问题埋在心里。现在有机会了解一下究竟,也当不住心里的好奇,才有此问。
孟华笑了笑,说:“张司令,说实话。当时,师座安排我们到你这里来,心里可是不大愿意的。想我从易县时就跟着师座,又是156团的参谋长。156团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完全是按照一个整编旅来配备的。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我心里是不大以为然的。包括他们也是一样。张灵甫?张灵甫是谁啊?”孟华看看张灵甫,见他并没有什么表情,才继续说,“师座也知道我们的心思,就把我们全部召集起来,对我们说。。。。。。”
孟华和那几个参谋这时想起黄佳俊对他们所说的话:“要说这个张灵甫啊!我可是非常佩服的!少年时就有才子之称,师从于于右任老先生,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跟你们好多人都是校友啊!虽说没有毕业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来因故杀妻,明知不保,却孤身一人千里投监,一路靠买字筹集路费到了南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人能做到。至少我黄某人做不到!”
孟华用平缓的语气继续说道:“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张灵甫跟随王耀武师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