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四 初到美国(1)(2 / 3)

加入书签

的,他就是要让美国人民知道中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着抵抗,这样抵抗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只要这些做到了也就不虚此行了。

与蒋夫人说完后,黄佳俊立即召集访问团的人员进行开会,同意大家的认识,要大家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要按照既定计划完全这次访问。

就在这艘游轮还在太平洋上孤独的航行的时候(美军再也没有军舰进行护航,只是派了几个熟悉航线船员随行)在加勒比海巡视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坐在轮椅上,他的外交顾问霍普金斯正在向他汇报国内的一些情况:“总统,对于那位中国第一夫人的来访,在国会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说这将把美国引入与日本帝国的全面对抗之中。”

罗斯福总统显得非常的休闲,他淡淡的对自己的顾问说:“不用怎么关注那些不停唠叨的人。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怎么来安排这行人。”

霍普金斯点点头:“国务院认为,这会给日美之间的关系蒙上阴影。但是马歇尔的陆军参谋部却认为这将是一次美国直观了解日本战斗力的机会,因为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马歇尔将军的校友黄佳俊。而这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但是却凭借自己在战争中的友谊表现,成为一名中将。”

说到这里的时候,霍普金斯笑了起来:“总统,你想想这对美国的军官们是一个多么大的刺激。他现在指挥的军队都已经接近十万人,但是我们美国呢,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陆军也才扩大到26万多人。马歇尔将军说到这个时候,都是一脸的羡慕。”

“是的,我也对这个年轻的将军充满好奇。我想他会在美国掀起一股英雄似地旋风。这毫无疑问。”罗斯福边说边摇摇头,“马歇尔对黄佳俊的到来有什么意见?”

“马歇尔将军决定以私人身份与黄佳俊在弗吉尼亚州军事学院见见面。当然,这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的一次偶然相遇。”

最后,经过一番商量,罗斯福决定官方不出面,向外界表示这只是一次不带政治目的的私人访问。

慢慢的船越来越接近美国,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接到美国官方的任何一个电报,这是什么意思。

蒋夫人以下的团队人员心里变得忐忑。因为驻美国大使馆已经向美国的国务院递交了相关的文件。胡适大使给蒋夫人发来一份电报:“夫人: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反弹。。。。。。而这个时候罗斯福总统也到加勒比海去视察去了,所以大使馆认为此次目的的达成殊为不易。”

宋子文也给自己的三妹发来电报:“三妹:你这是到美国来不是一个好的时候,因为很多美国议员反对你的来访,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自己要有心理准备。”

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曾经有这样的一群游子。他们在留着辫子的时候,因为国内的天灾人祸实在无法为生。被人以苛刻的条款,赶进了漆黑闷热的船舱。到南洋,到新大陆,到南美。从船离开中国的海岸那一刻起,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已经被称为天朝之弃民。能不能再回到这片土地,再看到自己的祖宗庐墓。都已经成了一个最虚无飘渺的梦想。每个离家的人,都挤在甲板上,最后拜别自己的故土,自己的祖宗,然后飘扬过海。

如果他们在旅途当中,因为那种地狱般的条件而死去的话,就被抛尸大海。如果侥幸存活了下来,到了异国他乡,他们面临的就是牛马一样的工作强度,而且他们绝对没有得到牛马一样的待遇。挣着最微薄的工资,干着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这些游子用中国人最勤劳的双手帮助建设起了一个个强大的国家,他们修筑的铁路,每一公里都埋着几十人的尸骨。他们从地下淘出来的沙金,繁荣了美国的西部,让美国真正成为了一个两洋的巨大帝国。但是他们却死在矿洞下,埋在塌下的井架里。在新大陆的建设时期,还有南洋的殖民体系经济发展的时期,这些游子的流出的血汗可以汇成一个大湖,堆积的尸骨能够成为一座山峰。他们建设出了巨量的财富,但是他们却总是另外一个社会当中的最低等的公民。每有什么政局的风吹草动,第一个遭到殴打侮辱驱逐伤害的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得到保护的也是他们。一个个专门针对这些游子的移民法案,再榨干了他们地血汗之后,就象垃圾一样将他们抛弃。他们全部所得只能换取一张船票,想回到故土,但是总是在临近他们祖先的土地的时候。又咬牙转身,再寻找一个国家出卖自己的血汗。当时地天朝,不需要这些游子!

有些游子,在辛勤的劳作当中。秉承中国人绵延至今那种最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产业。但是在那些国家,他们还是二等公民。守在自己的聚居区内。虽然为别的国家纳税,但是却享受不到一点纳税人的权力。他们只是守着自己地传统,守着艰辛的生活等待着未来。等待着自己祖国的强大安定,等待着他们走到那里都能被人平等的对待,等待着他们可以骄傲的返回故土地日子!所以对国内的变化。他们是最关注的一群人,比任何团体都更加希望祖国的强大!

为了能让国家强大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