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商业(3 / 4)
那么用户需求也就会不一样,所以弥欧根尼的那一套不见得也适合melon。”
女孩接着把文件翻到了用户个性功能介绍那里,“其次,即便是弥欧根尼也是经过了多次的改版才变成现在的样子,从简到繁,用户有个适应的过程。而且即便是素质如此接近的用户群,这么些功能推出以后,也不是都被全盘接受的,有一些大修以后才再次上线,有一些甚至就是这么这地被放弃了。如果melon一开始就学着现在这个多次升级后的弥欧根尼那样,塞进去这么多眼花缭乱功能,那么即使这些功能再优秀,对新用户的接受来说,也只会是一个门槛,而且是个很高的门槛。”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开始?”崔爸爸一边听着一边敲击着沙发的扶手。
“首先要精简功能,一开始上线的melon就是一个纯粹的服务及销售型的音乐网站,我们只需要把这个核心做的足够圆满,那么就会有足够的效益保证了。至于用户个性化,我们可以先推出最基本最直观的功能,那些用户不用花心思去摸索,直接就可以感受到的,被动的功能。至于其他的那些虽然更有趣味的功能设计,我们可以等到以后,通过版本升级来逐步完善。”女孩笑着说。
“这一方面对用户来说是一个类似游戏升级的趣味点,另一方面也能让所有用户有个,熟悉摸透功能的适应时间。还有,升级的方式也可以安排的巧妙一点、层次丰富一些,比如用户达到多少推出什么功能,音乐下载量达到多少,又推出一个什么功能,每次推出新功能都搞得轰动一点,就像历史上的大事件一样,这样也能让用户们既有参与又有一种归属感。而且,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未推出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类,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随时调整这些新奇功能展现的顺序和完整度,相信把这两点做好的话,不但会是melon一个充满互动乐趣的新颖噱头,也是一个很好的网站活力新潮形象的塑造。”
“嗯,这样一来,比如你想出来的那些‘小纸条’之类的功能,就这么放在一边,是不是有些可惜?你要知道,你当初提出来的很多创意都被设计团队很看重,不但是认真地去设计了还经过了反复严格的内部测试,直到达到你的要求以后才又在你的弥欧根尼做了初步的运营。团队里很多人就是等着melon正式上线,然后投身其内的。现在就要开始公开运营了,你这样一来,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的。”
当初在对**进行概念阐述的时候,崔秀英很形象地取了一个“小纸条”的昵称,然后就被开发团队沿用至今了。结果,逐渐完善的“小纸条”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很受欢迎的内部信息软件,不但在弥欧根尼,也在运营团队的局域网里流行着。
“不,爸爸,对于这些已经做出来的很有潜力的功能我其实另有打算。我是这么想的,对于一部分本身就有独特亮点的功能,我们其实可以把它们单独拆分出来,各自完善以后做成一个独立的自洽系统,再组成一个新的项目团队另起炉灶,单独去运营它。melon只有一个,核心就是销售音源,附加功能做得再好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如把它们的潜力挖掘出来,单独立项,比如我的‘小纸条’。”
长腿女孩狡黠地一笑,然后就从短信谈到**,最后开始描述起“**”的设计概念,比如移动终端上多人群聊,视频聊天,实时对讲机功能的这些新鲜的创意,特别强调了像是,支持用户查看所在位置附近,所有同样使用**的其他用户的lbs功能,这样的新型网络社交功能。
“像这样一个完全免费的网络社交软件;相对于电脑版的nateon或者m**更加自由方便的便携软件;能够做到真正的即时通讯的轻便软件;通过网络来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充满未知和探索的随机交友软件。相信有了这些亮点,会让所有的手机使用者趋之若鹜,以至最后都会成为我们的终端用户。这样一来,一旦产生了足够的用户粘性,然后在melon的电子商务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进行用户资源整合,把用户和消费者的角色重叠起来,静悄悄地就在这个市场里,分下一大块蛋糕。”崔秀英一拍巴掌,信心十足。
“不只是‘小纸条’,还有弥欧根尼的用户展示版块,像这些有潜力的功能其实都可以拆分出来,细致化完善后,建立不同的公司来单独运营的。而且重要的是,这样一来,爸爸的公司可以把现在的这个开发团队也顺理成章地拆分开来,分配到不同的项目里去,这,也算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况把。”说这些话的时候,女孩低垂了眉头。
好吧,现在的“非死不可”还在走从大学校园迈向社会的这个关键一步,尽管扎克伯格得了paypal创始人pete
_thiel提供的约五十万美金的天使投资,但是于此同时,也在面临divya_na
end
a和winklevoss兄弟的“盗窃”控诉,社交网站不得不说还是一个空白。尽管崔爸爸对此一无所知,但是听到了女儿的拆分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