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番外二(3 / 11)

加入书签

或者未成形的小团体一时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再也不成气候了。

快五一的时候,郑伯齐回来休假了,他现在在北京某著名的建筑公司担任建筑师,平时也是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好不容易得个空,想家了,回来看看。

和郑伯齐一起过来的还有虞彦和钮茗海,他们仨都带了自己的对象,说是来见识谈天和陈赞家的世外桃源。

四五月之交,正是乡村最美丽的季节,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万物都拼了命的往上长,山林、田野里到处都是活泼泼的绿,仿佛画卷上的泼墨,深深浅浅、层层叠叠,当然又胜于任何画师的调色盘,自然又灵动,叫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欢喜。

谈天和陈赞亲自开了车去省城的机场接他们,因为人太多,一辆车不够,就开了两辆去。从他们家去省城,开车需要三四个小时。接到人,少不了一阵寒暄。先领着去市里吃了一顿最正宗的本地美食,辣得几个人鼻尖冒汗,直呼过瘾,却又禁不住美味的诱惑,一边吸着气,一边继续吃。

吃完饭,虞彦和他女朋友都像狗散热一样伸着舌头,一边用纸巾擦汗一边说:“陈赞,你这故意是让我们下次不来了吧,刚来就给我们来下马威。”

陈赞哈哈笑:“虞哥你这话说反了,这代表我们火辣的热情啊,热烈欢迎你们!”

虞彦的女朋友梁舒是个很豪爽的北方姑娘,她用纸巾擦了一下鼻子上的汗,对着童尧嘿嘿笑,那笑容颇有些促狭:“童尧,辣椒好吃吧?”

童尧是浙江人,后来举家搬迁到深圳,口味以清淡为主。他正拿着矿泉水瓶子猛灌,听见梁舒这么问,点头:“好吃,就是太辣了。”

梁舒朝他挤眼睛:“那你可要小心了,别进出两难啊。”

童尧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倒是陈赞反应过来了,脸上一红,连忙说:“好了,吃好了我们就出发吧,回去休息去。”

说完几个人上了车,梁舒和小薇拉着童尧坐进了陈赞的车,抓住陈赞和童尧问这问那,一路上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出了城区,一路上风光如画,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引得几个外地人惊叹不已。

“陈赞,你们家这边真漂亮啊,难怪你想回来呢。”梁舒由衷地感叹。

陈赞呵呵笑:“我们这边就是春天最美丽,你们来好好玩玩。”

童尧问:“听说还有菌子捡、有笋子挖?”

陈赞点头:“对,你们来得正是时候,现在正好是出春笋和菌子的旺季。”

小薇连忙拍手:“太好了,我就喜欢捡菌子,以前老听我同学说,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去过。”

梁舒惊奇了:“你不是这边的吗?怎么还没捡过菌子?”

小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县城的,菌子要去乡下才有啊,我没怎么去过乡下。”

“这次去我家体验一下。”陈赞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介绍路途的景观,还有家里的一些特色,说得几个人向往不已。

陈赞和谈天将他们直接拉回了陈家岙,虽然平时陈赞和谈天都住在镇上,但周末了还是会回家来住。几个人都住进了谈天家里,吃喝都在陈赞家里。大家不顾旅途疲惫,放下行李就开始到处转悠。

对城里人来说,乡下就是新鲜好玩的代名词,尤其是这种山清水秀的地方。不过郑伯齐和小薇没有逗留多久,他们歇了一下,就让谈天送回家去了,毕竟大老远回一次家,得先回家去看父母,说好等过两天再过来。回去的时候,当然也还是少不了被塞上各种土特产。

当天晚上,陈赞家里高朋满座。刘双双亲自下厨,整治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竹笋炒肉、蘑菇炖鸡、板栗烧鸡、红烧鱼、血鸭、炒土鸡蛋,各种时蔬等等摆了满满一桌子,全都是自家产的。

吃得虞彦几个人大呼过瘾,皮带都松了好几格。梁舒一边不停地吃,一边嚷嚷自己要肥死了。

饭后,几个人躺在谈天家二楼的阳台上吹风聊天,每人一把竹躺椅,都是陈赞爷爷编的。抬头就能看见漫天的繁星,耳旁是聒噪的蛙叫虫鸣,空气中飘来各种花草的清香,那份悠哉和惬意就别提了。

钮茗海感慨说:“难怪你们要回来呢,这地方多适合人生活啊。”

童尧说:“你们不是说要回来搞农家乐吗?我觉得要是好好宣传起来,还真能搞。”

谈天说:“目前的可能性还不大,还要等两年,等高速路修起来就好了。”

虞彦说:“这个要先把广告做起来,铺垫先做好。不过我看你们村的基本设施还没有完全弄起来啊,像你们这种比较现代化的房子好像不是很多。城里人来乡下,不光是要吃好、玩好,还要住得好,大家才会想来,而且会来了一次还想来。”

陈赞说:“这事我们也正好在打算呢,我和谈天准备为大家提供贷款,让大家先将房子都修起来。”

梁舒吃了一惊:“都修起来,你们这多少户啊?”

谈天接话说:“不多,我们村不算大,有一百多户,将近一千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