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庚子风云(9)(2 / 3)
,这种新武器的设计图就送到了林有德的桌上,林有德一看这货的造型,乐了,直接批了个名字叫“战蟹”。设计图过关之后,很快原型机就造了出来。林记的体系和一般国家的工业系统不同,它的产能虽然有限,但高度集中,一旦决定要造什么东西那造起来各种快——前提是这玩意以林记的水平真能造得出来。
1900年八月初,战蟹原型机海试,然后带着操纵员一起沉底了——将风甲的动力核心有个奇怪的特点,没有操作员无法启动,所以危险的海试也只能上志愿者。
捞起来检查后发现事故的原因在于外壳工艺不过关,铆接的强度和接缝之间的契合有问题,潜得稍微深一点就哗哗漏水,这个事件更进一步提醒了林有德,工艺是多么的重要,而大量三流穿越小说里那一拍脑瓜就造出各种先进武器的桥段又是多么的不靠谱。
摆在林有德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大幅度增加战蟹的造价,并且冒着设计外泄的风险向外国导力工厂和炼金术实验室订购按将风甲标准生产的外壳,一个就是自己改进工艺,并且坚持现在这种导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折中路线。
林有德寻思了几天,决定坚持现有的路线,反正工艺改良那是必须的,不如就借着这个项目好好的操一操自己的技术员和生产线。引进国外现成的先进技术固然见效快,但当同样也就意味着你永远只能当别人的小弟,因为自己摸索革新技术的过程,是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得不到什么看得见的好处,但许多年后暮然回首,你会发现有无这个积累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上个时空就有一对对比鲜明的例子:兔子和脚盆鸡。脚盆鸡战后发展得快,1990年前后全面碾压兔子,舰队更是世界第二强,但是脚盆鸡的技术基本都是国外技术国产化的产物,它自己再也没有像当年研发“威力巨大之九三酸素神雷”那样的,独立开发什么关键的国防技术。
兔子全世界都不待见,除了和毛毛熊与白头鹰各有一段蜜月期想方设法的搜刮了一些技术,后来又趁着毛毛熊病故挖了一下快饿死的毛熊科学家,几乎所有的关键科技都是自己开发,或者自己摸索着山寨。
然后差别就来了。
兔子用了那么多年的七爷八爷,终于搞出了棍子之类比较值得一看的战斗机,脚盆鸡一看白头鹰的f35神功将成,大手一挥摸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没想到兔子的丝带姬就灰了。相反脚盆鸡自己的心神八字都没一撇,别说自立开发四代空优战机了,脚盆鸡自己连个f2都搞不定……
这就是有技术积累和没有技术积累的区别啊。
所以投资开发技术,只要没像毛毛熊那样把自己玩死,就无论如何都不会亏。
反正林有德有时间,可以慢慢摸索。
可现实总是充满意外。
原型机事故调查报告出来后没几天,苏菲冲进林有德的书房,在林有德书桌上拍下一张设计图。按小姑娘的说法那货叫“分子粘合机”,工作的原理是利用磁场约束电子束冲击构件接触面,让表层分子高能化,分子运动加剧,当撤去电子束之后,已经互相交错的分子能级急剧塌缩,最终实现分子层级的“粘合”。
小姑娘解说原理的时候林有德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他没来由的觉得,上个时空流传甚广的“美国的黑科技都是特斯拉的遗产”的说法也许并非夸大。
本来林有德在收养小姑娘之后就想过要搞电焊,但后来发现,电焊其实也是多种学科综合之后产生的一种生产工艺,光是一个焊芯以及那些电焊用的保护气,就不是现在的林记能对付得了的。
上个时空到了1930年代,日本的电焊工艺都没能过关,采用电焊工艺的新造舰艇被台风一吹就搞出了震惊日本朝野的“第四舰队事件”,惨重的损失让这之后建造的日本军舰又回归铆接。美帝的电焊技术也是1930年代之后才渐渐成熟的,二战中后期生产的谢尔曼坦克中很多都采用了焊接炮塔和车身。
现在倒好,电焊都不用了,直接进入上个时空都没有涉足的工艺领域。这里面当然有炼金术和导力技术的功劳,没有这种超常规的技术,以现在的水准根本不可能完成这种分子粘合机——工艺的革新都是循序渐进的,这种21世纪穿回来的林有德都没见过的工艺,至少要有21世纪的工艺水平来打底。炼金术和导力技术,为这台分子粘合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但毫无疑问的,苏菲·特斯拉的智慧,是这台机器诞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于是林有德果断将这台粘合机指定为“特级机密”,让苏菲更改设计,尽可能的将元件伪装成别的东西的部件——比如将风甲,分散向全世界订货。
“为什么?”苏菲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林有德,“这东西并没有导力构件,只是需要炼金术抽掉关键部分的电阻而已。剩下的就是强大的电力供应了。”
……
林有德发现自己仍然低估了女儿的能力。
林记集中了所有的炼金术师,终于在1900年10月林有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