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返欧洲(2 / 3)
眼看着那幢钟楼建成的,那时我还没有从海军工程学院毕业。后来我毕业后去了海军下属的工程部门,开始了我一生的事业。不过我的作品现在不是被摧毁了就是落入了法国人的手中,也许帝国的文明只能用这些宗教文化的载体表现了吧。只有他们可以超脱于战争和仇恨之外。”
“也许吧。”它们也不可能幸免的,以英美法系文化的无节操实用主义哲学,可不会管军事目标和非军事目标。当然,维勒安不会把这些说出来。
梅赛德斯停在了一个城市南郊阿尔斯特湖畔的一座庄园古堡门口。维勒安就要见到那些在幕后默默支持着那些在美国打拼的同胞的人们了。
“克洛泽!想不到你在米粒坚果待了那么些年还舍得回来啊!这次大家非得劫富济贫一下不可。”老克劳斯刚刚从车上下来,就遇到庄园门口一个大约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
“汉斯,去你的,我要不是被英国人法国人联手整的呆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老克劳斯不忘回头为大家介绍道:“汉斯.布罗姆,现任布罗姆.福斯造船厂的执行总裁。”
“你应该就是最近帮助克洛泽一起拿下委内瑞拉马拉开波项目的,维勒安.蒙斯克了吧,真是后生可畏啊。短短一两年内就可以创下莫比亚斯公司这样的基业,看来我们真是老了。”汉斯似乎早就了解过维勒安的存在,直接与对方攀谈起来,促狭的说道,“看来克洛泽有个好女婿了,你和卡婷很般配呢。”
“嘿,你这老东西误会了,谁让你打断我的介绍的,旁边这位是凯瑟琳.诺娃小姐,原蒂罗尔侯爵的女儿,奥匈帝国结束后流亡到美国的,她才是莫比亚斯公司的原始投资人。”克劳斯深怕诺娃不悦,赶紧把误会解释清楚。
在美国见惯了”大资本家“的维勒安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汉斯的产业规模并不比那些在美国遇到的资本家更大,唯一比较敏感的是毕竟布罗姆.福斯造船厂可以说是德意志海军的御用造船厂,上一次战争中公海舰队大量的主力舰都是在这里诞生的。不过维勒安早就知道老克劳斯和德国海军的关系很密切,所以这些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了。
“您太客气了,你们如果不是受到法国人的压制,相信您的产业早已经数倍于现在了。”维勒安没有理会诺娃在一旁偷偷地恨恨掐他,只是得体地对汉斯的恭维表示了一下谦逊,就揭过了这些客套。
“听维勒安先生的口音,似乎是巴伐利亚人吧。”
“我是西里西亚人,年轻的时候随经商的父亲去了萨克森,所以我小时候都是在莱比锡念书的,战争开始后我父亲加入了军队,在巴尔干的战争中阵亡了,蒂罗尔侯爵和我父亲在战争的时候成为了故交,后来就把我接走直到战争结束。”维勒安的履历是早在他去米国之前就精心编好了的,所以此时自然回答得很流畅,丝毫不害怕会穿帮。
上一次战争的时候,德国直到战败投降都没有被敌军攻入自己的国土,这导致很多人事后都认为帝国的战败是因为“公馋分子在背后捅刀子”,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本国国土受到的侵略较少,国家的公民档案管理都比较完善,在维勒安试图编造履历的时候给他制造了一点小麻烦。
所以维勒安精心选择了莱比锡这个地方,因为萨克森邦国在战后是右翼保守主义思想极度高涨的区域,甚至不亚于1923年发生了“啤酒馆政变”的巴伐利亚州,莱比锡作为萨克森的首府在1919年的十一月gm期间和魏玛政府签订卖国条约的时候都爆发过大规模的政变和暴动,以莱比锡大学为首的整个莱比锡教育界都被愤怒的学生志愿者卷入了那些事件中,屡次发生严重的流血惨案,很多学生的档案信息都在那个年代中丢失。而维勒安编造的他父亲所服役的师又在南线战场被全部歼灭了,所以他的身世别人也就根本无从查起。
似乎印证了维勒安的想法,汉斯和他寒暄几句后,就邀请大家一起进去赴宴。
汉斯给大家介绍了一番后就开席了,宴席是典型的德国料理,简单而乏味,偶尔配上几道荷兰式的小海鲜,不过大家的心思都不在食物上面,匆匆用过几道餐点之后就开始举行酒会。
如维勒安所料,汉斯和老克劳斯确实是交情匪浅,酒会期间一直在与老克劳斯叙旧,但是对于莫比亚斯诸人来说,他似乎只是尽一下地主之谊而已,维勒安和诺娃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朋友的朋友”罢了。
想要见他们的果然另有其人,酒会开始后维勒安就端着一杯香槟,假装和诺娃一起到阳台上观景,半个多小时后,就有两个人主动过来和他们攀谈。
“维勒安先生,很感谢你帮助我们拿到了马拉开波湖区的开发权,我相信国家会感谢你的。我想凭大家之前的愉快合作,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的。”来者是卡尔.博施,ig法本公司的建立倡导者和执行董事,另外一个他带来的人似乎没有参加刚才的宴会,所以维勒安不认得。看来他们才是今天要见的正主,“本来想请你去科隆或者法兰克福的时候大家再聚一下的,不过好奇心让我还是选择了先借汉斯的地盘儿借花献佛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