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SPAM午餐肉和巴伐利亚灌肠(2 / 2)

加入书签

缴获它们的德国兵也一样对这种食物赞不绝口。

虽然很廉价,真正算得上肉的成分也许一半都不到,剩下都是马铃薯和玉米淀粉还有调料,但是这种食物有一个突破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让军队随时随地吃上看上去相对新鲜的肉食。而在它出现之前,军队最好的肉食供应方法就是用一些硬得像石头一样还照样止不住蛆虫生长的咸肉干来替代。所以说,这是部队后勤的一大进化,尤其在补给不畅的时候。

历史上,spam午餐肉应该到1932年才出现,其直接产生原因是美国人民在萧条中买不起传统的肉食,而畜牧业又因为需求不足导致的破坏,让生肉价格暴跌,于是美国商人们就开始动脑子把这些肉类加工成易于保存的食物。在1932年危机还没有过去之前,这种只卖15美分一磅的廉价肉食确实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追捧,但是经济危机结束后就因为口感太差被娇生惯养的美国人抛弃了,直到1937年才被美**方重新接受。但是因为维勒安的出现,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提前了半年,所以美国商人们1931年已经开始动脑子处理和长期保存那些因为畜牧业萧条而被大批宰杀的牲畜肉类了。

维勒安听说了spam的事情之后,就受到了启发,德国人作为一个“巴伐利亚灌肠”民族,对香肠类的爱好绝对是世界之最了,他们对食物的要求不高,所以这种廉价食物一旦出现的话。肯定可以给贫困中的德国人民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维勒安完全不用像美国的黑心资本家一样在肉里面参杂七八成之多的各种淀粉来降低成本——从苏联弄来的那些家畜已经让肉价足够低了。

不过,既然是德国人生产的,肯定不能用原来的名字,维勒安回到德国后随便注册了一家巴伐利亚灌肠公司,专门生产新式灌肠和其他军需食物。

维勒安根本没有打算用这种东西赚德国人民的钱,按照一磅装罐头仅售半马克的低价在市场上足量供应。上千万头肉畜足以制作数以十亿计的肉罐头,在此后的数年中,国防军就循环囤积了几亿罐的军粮储备,希特勒政腐也大量采购此类物资用于配给政腐投资工程的劳工作为福利。也就有了本章开头的那一幕。

…………

由于维勒安之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遗余力地给苏联人抹黑,美国的罗斯福此时还只能在台下看着无能的胡佛总统占着茅坑不拉屎干瞪眼,而希特勒则加大了吸引外资扩大建设的力度,1932年德国经济的整体恢复速度得到了空前的加快。失业人口从1930年底的400万人降低到了1931年底的150万和1932年的20万——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全球大萧条这个抄底良机出现时,希特勒还只是一个在野小党的领袖,也就没能有机会实施他的扩大基础建设和军工需求来刺激内需的政策。直到1936年才让德国经济总量和工业产能彻底恢复到1928年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而这段时间,因为苏联五年计划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抄底的黄金时期早就过去了,世界经济的三极发动机需要互相抢占资源,太高了物价——随后希特勒才能开始执行他的第一个四年备战经济计划,可惜因为战争在1939年提前爆发了,希特勒最终没能完成他的第一个四年备战计划。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随着纽伦堡演讲的落幕,希特勒在集会上高调宣布了他已经带领了德国彻底走出经济危机这个掷地有声的宣言。他本人也甩开了他后来的对手罗斯福和史达林,成为了世界上首个突破经济危机的政治明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