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世界第一的万吨水压机(2 / 3)
高的优势,通过逆向工程一下子就弄出几种克制零战的机型。
在后世的远东大国,直到1961年才在江南造船厂造出了国内第一台万吨自由锻机,这一事件和两弹一星、牛胰岛素一起被作为体现解彷后“色会注意优越性”的重大科技进步写进了中学历史课本,由此可见这些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与不易。
现在,1935年,维勒安所在的德意志已经拥有了12000吨的自由锻液压机和15000吨的模锻液压机,历史上1938年还会开发出3万吨级的全文阅读。这个数据在十几年内都是不可能有外国人超越的——除了德国以外,在二战结束之前只有英国制造出过1台12000吨的模锻机,正是这台机器让英国人造出了p-80流星喷气式战斗机所需的涡轮,而且英国人还保密自珍连美苏都无法共享使用这台机器。
而美国人历史上直到战争结束最大的模锻机也才达到5000吨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只能拼命挖潜p-51野马战斗机,完全放弃喷气式战斗机研发的原因。直到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和苏联人把德国所有的4台万吨以上的液压机抢回自己国内,才让他们可以在ta-183的基础上数年内就仿制出f-86佩刀和mig-15战斗机,并且为将来发展航天事业奠定基础。法国人一直到了21世纪的时候,空中客车公司可以设计制造a380这样的巨无霸客机,但是其主起落架却仍然不得不拿到俄国去租用俄国人的7.5万吨模锻机锻压成型。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当初小胡子一狠心在自杀前把德国的4台万吨液压机都炸毁,而英国人又继续保密的话,美苏靠自己的实力慢慢从涡轮发动机领域的吊丝一步步爬向高富帅可能还需要十几二十年的过程。
现在,一个如此重要的、体现一国工业化水平的设备摆在维勒安面前,维勒安怎能不感到兴奋?他知道只要他介入并且提供更多技术和资金材料上的支持,这些设备就会成为帝国工业飞跃的火种。
于是他立刻联系了在佩内明德基地负责日常工作的多恩伯格上校,约定了一起去德马克公司视察验收的时间。
…………
数日后,莱比锡,春日的暖风让这座学术和工业氛围交织的城市洋溢着轻快的气氛。德马克公司的总部和设备工厂就坐落在莱比锡的郊外。
维勒安和多恩伯格同车来到德马克公司的时候,可以看到公司门口悬挂着“欢迎帝**方代表验收视察”的巨大横幅。德马克公司的总裁西格蒙德.雷根斯堡亲自在工厂门口迎候。
维勒安和多恩伯格立刻从车上下来,与西格蒙德握手致意,虽然维勒安现在明面上的地位就已经无需对一家大型企业的总裁太过谦逊,但是他还是对这位苦干拼搏的企业家表示了发自内心的尊敬。
“西格蒙德先生真是不负众望啊,之前帝国在秘密研制的新式航空器领域一直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引擎耐久性不容乐观。我们已经期盼贵公司的万吨液压机很久了。可以说这是多恩伯格上校这几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维勒安和西格蒙德携手向安装液压机的车间走去。
“多承多恩伯格上校的关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特批的资源,为帝国效力是我们企业家的荣幸,我们一直期盼着元首能够带领国家回到过去的荣光中去。希特勒万岁~”西格蒙德一边说,眼中不时泛过狂热的光芒。看来这个人倒是很可靠。
一行人走进了装置那台15000吨模锻机的车间——这是一座为了这台机器而专门建造的大型厂房,层高超过了50米,因为机器本身的高度算上液压缸体就有接近40米,为了承载如此巨大的压力,机器设备底部的地基桩也要往地下打入40多米才能确保机身安装稳固。
钢桩是管壁厚达几十公分的钢管构成的,整台设备本身的重量算上地基钢桩接近了3000吨。
“真是一个伟大的杰作啊,”维勒安走到近处,仰视着这台工程杰作,“可以演示一下么。”
“当然可以,长官,请您先退后。虽然这台机器很稳定,但是安全还是要注意的。”
维勒安相信对方的技术实力,但是他不是一个逞能而不冷静的人,所以本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理念,他还是躲进了一边的高台。
随着液压缸体内泵机的轰鸣,液压机的压模开始缓缓下降,放在下面的金属锭被缓慢下压的巨力不可抗拒地扭曲成预定的形状。那种澎湃的力量感让人陶醉。
“真的是很不错啊,这台机器可以满足帝国的涡轮发动机叶轮的制造需要么?”
“这个还需要试产后进行反复的压力测试才能知道,目前……”多恩伯格比较严谨,没敢直接拍着胸脯回答。
“以我之见,恐怕还是不太够啊,当然这不是全部是锻压工艺上的不足导致的,合金的配方一定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那您的意思是……”
“我们还需要在这条路上继续深入研究——据我所知,英国人也开始着手搞15000吨的模锻机了,我们要有危机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