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以涩列建国(3 / 3)

加入书签

的情报,可以总结出德国人的意图——他们准备以上一次战争中受到打压的土耳其作为核心外援,依靠两河水利和巴格达铁路实现他们对中东两河国家的威慑和胁迫,以便在发生冲突时扶植当地反英法的势力,这一点我们不可不防啊。”哈拉法克斯勋爵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张伯伦陷入了沉吟之中,这件事情很棘手,德国人目前为止明面上都很安静,他们几乎就是本着一种“我不赚钱,但是我也要当搅屎棍让你们英法也赚不到一分钱”的同归于尽心态在建设中东和远东,直到从安卡拉到摩苏尔的铁路全线修通,德国人都没跳到台面上来向土耳其要求明面上的利益——如果德国人敢跳出来,那么“维护中东秩序”的大英帝国就可以师出有名把德国人的爪子pia飞。

可是德国人就是光砸钱不出面,这让利润至上的英国人非常困惑。难道希特勒真的已经钱多到烧包了么?这样极力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建设经济和工业,却只收取那么一点剪刀差?

“可是,除了密电以外,我们还能找到其他明面上德国人插手了中东问题的证据么?”

“有的,这次两河水利工程的直接承包商就是素来与德国人过往密切的莫比亚斯集团亲自担任的。”辛克莱中将立刻答道。

“这算什么证据?难不成壳牌石油的行为还能说成是英国政府的行为不成?”张伯伦摇摇头,把那个可笑的想法抛诸脑后,有些事情,就算你知道,但是人家披着一层皮的时候你还是拿对方没办法,这种外交上的扯皮,大家都见得多了。

“以我之见,不如……首相大人,我们还是全面启动贝尔福计划吧。”作为殖民大臣的威廉.戈特跳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您之前一直顾虑扩大犹大人的移民进度会激怒当地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但是,现在显然叙利亚的局势走向很难继续受到我们的控制——尤其是法国人这几年来疲弱不振,我们很难想象他们会时时刻刻跟紧我们的脚步。”

“可是埃及方面……”

“如果顾虑埃及的话,不如……把巴勒死坦地区踢给国联托管吧。然后让当地居民自行全敏公诀,这样虽然阿拉伯世界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反感,但是毕竟不可能直接怪到我们头上。埃及那里大不了重兵进驻就是。”

“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在中东安插一个绝对听命于我们,不会因为德国和土耳其的威逼利诱而妥协的钉子,让他们独立的话,还如何确保他们听命于我们?”

“首相大人,你觉得以目前的局势,培植一个犹大人的国家,除了和我们一起反对德国人以外,他们还会有别的出路么?希特勒上任这几年来,德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死的莫名其妙的犹大人数以十万计。以犹大人的智商,他们不会看不出来他们唯一的前途,就是跟着大英帝国继续走下去。”

张伯伦权衡再三,还是接受了威廉.戈特的说法,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这个决定一个国家诞生的大事还有很多后续文章需要粉饰,也有绵长的外交程序需要履行。

在英国高层统一认识,决定不遗余力推动《贝尔福宣言》的实践化后。到了1938年,在巴勒死坦的土地上终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犹大人的国家以涩列。到1940年底战争爆发的时候为止,以涩列成为了一个拥有500万人口,占全世界犹大民族60%人口的国家,英国人把他们直到约旦河西岸的土地全部划拨给了新成立的国家,让这个国度的土地面积超过了2万平方公里。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死坦人,则被全部赶过了约旦河西岸,进入了外约旦的土地上。

至此,英国人自以为他们得到了一个绝对坚定的中东打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