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叛逃(2 / 2)

加入书签

?你说的是真的么?史达林真的把苏军中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全部杀绝了?中将少将也杀了七八成?”影佐祯昭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仍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读过明史,朱重八也不过如此吧……”

“这种情报怎么敢拿来开玩笑,史达林真的把那些人杀的一干二净。”(注:此处为史实数据,不是因为维勒安的‘构陷’而艺术加工的数据,对于史达林这样空前绝后的,我辈只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份儿,不该在数据上再进行艺术加工拿这些事情开玩笑。)

“好吧,我想我不需要其他任何证据了,我绝对相信留西科夫投诚的诚意。立刻把留希科夫弄到安全的地方,这个人嘴里一定有很多我们急切需要的东西。”

…………

1939年2月4日,苏联克格勃远东部部长留希科夫大将秘密投靠日本。苏联对于此一事件表面上故作镇静,若无其事地予以否认,但实际上苏俄高层陷入一片恐慌,也给日本人造成一次不小于海啸的震荡。留希科夫带来的最重要情报是——苏联远东地区结集有40个师的苏军和1200架军用飞机,暂时由朱可夫中将指挥(注:一般苏军中指挥几十个师的不该是中将,不过卫国战争开始之前,因为被史达林杀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能这样任用。),准备等待日军与远东军互掐损失惨重之后,假借蒙古国与满洲国的领土纠纷问题,伺机入侵。

而此时此刻,由于远东国战局的牵制,日军在朝鲜、满洲的总兵力只有6个新征募的乙种师团。其余16个甲种师团和14个新招募的乙种师团全部都部署在对远东国的南北两线战场上。与苏联部署在远东边疆区和蒙古的军力相比,无异螳螂当车。

2月5~7日,莫比亚斯集团在蒙古国及远东国北部四省承包的石油勘探区中先后发现了4处大型油田,其中位于热河南部沿海的浅滩油田(大港油田)初步估计年产油可达500万吨以上,相当于罗马尼亚普洛什耶蒂油田的三分之一;蒙古国与察哈尔边境蒙古一侧的东巴彦油田也拥有7亿桶储量、百万吨年产。这两块本来不值一提的地方,突然在苏日两国的战略定位上得到了质的飞跃。

日本的谍报机器陷入了全速的超负荷运转之中,由参谋本部情报部谋略课长调任陆军省军务课长的影佐祯昭大佐,在留西柯夫叛逃后的第八天,即2月11日,拟就了《支纳事变处理纲要》的文件,并提交给作战不利的北线前沿总指挥官板垣征四郎。在这份作为陆军政略的文件里,日军明确要求争取在半年内寻求结束“日支事变”的想法,以避免未来可能在两个战场上腹背受敌,并要求竭尽全力为未来攫取东北地区的石油资源重新部署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