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轮回(2 / 4)

加入书签

下这里。反正当时港区的平民大多被英国人驱散和杀死了,留在这里的除了我们的军队就都是抵抗者,就算全部烧光也不会有什么无辜的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节省一些生命呢?而且我可以保证当时在你现在视线所及的这片区域里的人,至今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谁又知道我们在这里干了什么?”

“你……好凶残哦。今天到这里来,难道就是让我们来看这种惨状取乐的么!你这个大变态。”法蒂玛用一种夸张的语气故作惊讶状,随后摆出一副腮帮子气鼓鼓地嘟嘟嘴造型,简直就是一个乖乖淑女做久了突然有机会找个男人撒娇灰主牛的傲娇女。

“带你们来只是有事要办,另外还想让你们顺便见一些人。”维勒安嘴角微微上扬,一只手揽过法蒂玛的腰肢放倒在自己大腿上抚摸起来,一边转向阿米娜公主说道,“一会儿你们的阿尔托莉雅姐姐回来后,你是希望和她说,让你的王兄兼任科威特国王呢,还是让科威特人主动推举废黜王国地位和伊拉克公投合并呢。”

此刻的科威特只是一个沦为英国保护国的殖民地,他们起初也只是两河流域的一个酋长部落,19世纪末叶时,科威特酋长国的统治者萨巴赫家族借着英国人的武力把酋长再升一级自立为国王,因此如果论到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自立阿拉伯人的国家的历史来说,科威特比伊拉克早了15年脱离奥斯曼,也比伊拉克早了33年获得“王国”的地位,不过在大多数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人来看,科威特仍然只不过是一个两河流域诸多酋长国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罢了,至于他们的自立为王这个行为,一旦没有了英国人的支持就屁也不是了。他们一贯主动亲英的行为更是为大多数阿拉伯人所不齿——伊拉克人在1932年争取了名义上的独立王国地位,而科威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1939年沦为彻底的被保护国。

毕竟现在不是1980年代或者1990年代,萨巴赫家族连自称埃米尔的资格都没有,德国人要借着伊拉克的名头找借口干掉他们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能由德国自己出面。(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历史上在1961年称埃米尔,当时伊拉克已经发动了反英歧义得以正式独立,在此之后伊拉克再想重新整合科威特索要面对的阻力就会大得多,毕竟科威特已经从一个半殖民国家变为了一个绝对主权国家。)

“阿尔托莉雅姐姐就是去干……这个事情了么?怪不得这几天没见她人呢。”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男人手眼通天,听闻这个消息时阿米娜公主还是有些失惊一个国家的生死居然可以轻描淡写的在一言之间决断。

“她当然不是去干这个事情的——她只是去负责让萨巴赫酋长家族消失,至于消失的方式是因为科威特境内还有大量英军滞留不去、科威特违反其中立地位的声明而在德军进攻时死于乱军之中呢,还是说‘良心发现’的萨巴赫酋长在发现‘阿拉伯独立自治’的希望后试图驱逐英**队,被反噬的英**人处决,就要由你来决定了,如果走的是前一条路,既然科威特已经被我们推平了,那么我们也不可能为科威特再找一个王,直接公决合并,就和德意志和奥地利当年做的那样就可以了。第二条路的话,虽然萨巴赫家族还是死路一条,但是至少赢得了一个大义名分,出于对这样的英雄的敬仰,我们也会需要一个继任者担任这个角色——既可以是直接迎你的王兄阿普杜拉国王实施两王共主,也可以承诺从伊拉克王族中另选一位有威望的贤者。”

“贤者?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贤者了。”

“我说有就有——你既然跟了我,想做科威特女王么?或者为你的孩子留一个位子。我反正是无所谓的。”

“不!我不要,”阿米娜如同受惊的小兔一样把手缩了回来,似乎受到了什么羞辱,随后又恢复了一副“我就知道你会这么看我”的泫然欲涕凄婉无奈之态。自己是一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即使在被征服的过程中生出真心爱慕又有谁能证明呢。

维勒安.蒙斯克是一个讲证据的冷酷者,他从来不相信人心。

“我知道你一直以为我和法蒂玛跟你是有所图的,这点只能让时间来证明了。”

“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只是说让你好好考虑一下那种处置方法最好。不要想多了。”

“我不要当什么女王,也不稀罕我未来的孩子会如何,有些人生在帝王家就是一种不幸,何况还要加上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

维勒安可没有皈依和谐教,这种畸形的嫁接让所谓的4个老婆只是扯淡,经不起严格的推敲,在德国他们的关系根本没有保护,哪怕在他们举行了仪式之后。所以阿米娜说的不希望可能存在的下一代牵扯到这种利益之中,维勒安是完全相信的。

“好吧——我并没有怀疑你和法蒂玛的意思,如果我想怀疑谁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只是考虑到你们的处境不想对不起你们给你们个选择的机会而已。”

“难不成你将来还会抛弃我们不成,我们干嘛要选择这么没有爱的机会。”

“好了,好了,不用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萨巴赫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