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慈禧太后的小心思(2 / 3)
且完整不过依然需要重新修葺当然银子是关键慈禧太后对于她的自家院子比国事还要上心
其实就是修葺圆明园借一个幌子大家心里清清楚楚这样场面上也好说话
恭亲王奕訢心里发苦国家连前线军队的饷银也已拖欠半年之久但是不拨给缮修“万寿山”的维修经费两宫太后就不肯撤去帘子但重新修葺“万寿山”是个浩大的建设工程不是今年拨一笔款明年就结束了而是年复一年少说也要十几年时间耗费的国库白银数以千万两想当年乾隆皇帝通过几十年时间花费了上亿两白银这才修葺成圆明园如今大清哪來这么多白银耗费在毫无用处的“万寿山”上
可是不拨款又是不行如今诏书颁发需要两宫的玉玺大印才能作数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取消垂帘听政是既定国策一定要实施
恭亲王奕訢犹豫片刻一狠心说道:“太后娘娘我先筹措五十万两银子下半年再筹集二十万两银子有了七十万两银子工程款启动建设是沒有问題了明年我再想办法筹集六十万两银子太后娘娘你看可否满意”
“嗯······恭亲王办事本宫还是满意的”慈禧太后很满意她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从户部拨出这笔款项不知要被御史台的人弹劾多少官员至于其他款项都由手下的奴才以拜寿的名义孝敬给两宫太后大清国的财政收入一年到底有多少作为国家最高决策人她心里有两本账
“今儿本宫看了你呈上來的奏折很受启发如今连洋枪队也解散了海关总署是应该收归国有这一条恭亲王你着手去办不需要朝堂讨论了洋人那里你去谈判尽快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恭亲王奕訢嘴角含笑的点头在暖阁里说话甚是随意手里的茶杯也沒有放下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继续
慈禧太后微微叹息道:“忠臣都是固执己见的人不会轻易改弦更张认死理属犟牛有股蛮劲探花郎能够坚持己见不肯改动陈条足见他忠心可表你把他骂成卖国贼不是不让人说话吗这样岂有总理大臣的气度以后要改掉这种心高气傲容不得不同意见的毛病”
“太后娘娘我已经改掉许多了不然我怎么会把探花郎的陈条递上來呢”奕訢辩解着他对于李国楼的建议也不是全部认同但不同的见解可以摆在会议上讨论这一点他始终坚持执行在总理府衙门沒有所谓的“一言堂”
慈禧太后嫣然一笑飞眸流彩灿若芙蓉般凝视奕訢这位情郎的才情足以配得上她的恩宠朝堂运转良好奕訢有大功于社稷
“恭亲王本宫仔细的阅读了这十一陈条又看了你的批注看得出來你很喜欢这名探花郎先谈谈你的看法吧”
奕訢说道:“嗯是这样李国楼在科考以前我和他谈了一次一下被他的谈吐吸引此子绝不是夸夸其谈的人善于发现问題而又能解决问題在他考上进士之后又和他谈了两次后面两次李中堂在旁一起参与讨论此人想法奇特善于思考问題一人独自在京师也就二年左右却已经成为京师有名的长袖善舞的官员家里的三位夫人替他出面赚钱不忘出资创办慈善堂、学堂家族要创办像英国人一样的银行说是要替北洋水师筹集资金不让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这一点让原本对留洋归国穿着打扮有些异化李国楼很有意见的李中堂分外欣赏保举李国楼做保定军校的学政不过我觉得不妥沒有同意暂时将李国楼的官职放一放到底放在哪里合适我和李中堂一时也沒有决定”
慈禧太后甚是恼怒喝道:“李中堂真是胡闹赚钱能官放在保定军校做什么学政大材小用嘛”
奕訢点头道:“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大才啊我现在把府里创办的慈善堂也托付给他创办的耶利亚慈善基金会一下子节省我二万两白银每年只需出二万两了名字依然挂我的人员编制他都接受了民办就能越办越大这一点我是相信了从无到有耶利亚慈善堂募捐的本事我是亲眼所见那些富商都希望国家强盛起來捐钱比捐官职还要起劲原本我准备开办公派留学生出国留洋所需的费用竟然不需要我掏一文钱只需挂我的名字就全部解决了我在募捐大会当场潸然泪下一狠心把阜成门那处的府邸给捐献出來作为新学校的校址《亲民新风尚学校》我自己出钱出力一夜之间办起來了太后娘娘你想不需要我卖官鬻爵只需站台说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这银子照样飞过來人才也趋之若鹜接应不暇民间有多少钱我们看不见如今有了租界更是让有钱人把金银财宝藏在租界里我们是干瞪眼光着急眼睁睁看着国家的白银流失到海外去但是李国楼却能把洋鬼子的钱糊弄过來重新让洋鬼子为国家做贡献这一点让我最为欣赏太后娘娘你想呀这房子是由洋人自己的钱建造他再烧掉破坏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慈禧沉凝道:“恭亲王你是说朝阳计划李国楼也有参与其中”
奕訢点头道:“是啊不过他只有1%的股份不参朝阳计划的开发不过通过这件事那些卖国求荣的买办转变对大清国的态度重新把银子投入到地方建设之中不再呆在租界里投靠他们的洋主子对于国家建设发展都肯出一份力无形之中我们京师的税收提高了一成崇文门监督这几个月孝敬内务府的银子多了二万五千两其中奥秘就在商业发展了”
“哦······”慈禧太后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