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这是畜生所为(1 / 3)
台湾屏东平原战火纷飞。刘铭传率领二万大军把兰花城团团包围。
在一片平坦的开阔地扎下了大营。大军扎营一丝不苟。营前挖三道深沟、埋鹿角。并每隔五十步竖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车围后暗藏大炮。防止日军突营。中间才是兵帐。另有营帐放置杂畜等物。
数千顶大帐按照六部分别驻扎。以狻猊旗、貔貅旗、麒麟旗、蹲虎旗、腾豹旗、扬鹰旗等六杆大旗为区分。中间是黑边白底的大旗。上书斗大的“刘”字。还有一杆大清黄龙旗。在风中飘扬。
数千营帐整齐有序。人道马道清晰区分。各营有军官率队巡逻。三班轮换。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这就是刘铭传带兵的风格。治军极严。赏则重赏。罚则杀人。他每一道严格的军令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麾下将领。人称刘铭传为“杀神”。一点也不夸张。
中军大帐内。指挥官刘铭传和李国楼谈话。要让刚來前线的李国楼不要指手画脚。兰花城战役由他独立指挥即可。
刘铭传对于李国楼亲临前线。非常不满。在众人面前。还给李国楼面子。独自相处。沒有好脸色。瞥眼道:“李国楼。你來干什么。怎么打兰花城是我的事。你不好好养伤。吓折腾什么。”
李国楼不生气。知足者常乐。抿一口碧螺春。左顾而言其他:“嗯。好茶。刘六麻子。你也坐下來喝呀。我又不会抢你功劳。”
刘铭传哪会给李国楼面子。气呼呼的说:“你來了。就是抢我功劳。哪轮得到我出风头啊。”
李国楼摆手道:“岂敢。岂敢。台湾还是由你做主。我现在是看客。向前辈学习打仗的经验。不会抢班夺权的。”
刘铭传一屁股坐下。嫉妒的瞅着李国楼。感慨命运多舛。他的仕途与李国楼相连。荣辱与共。就算分手之后。还会携手共进。李国楼的作战方式。沿袭他的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被国人称颂。
虽然刘铭传不服李国楼。自认军事才能优于李国楼。但是。不得不佩服李国楼的战略部署。窥破台湾战事的疾症所在。广揽人心。料敌于先。攻敌不备。战辄必克。
刘铭传率领的二万人马。一万四千人马是番兵。再加上后勤运输民夫。兰花城战役动用了将近五万少数民族的人。
台湾各族人民在李国楼的感召下。自愿出钱出粮出力。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不计报酬的为国而战。
能让只讲本民族利益的蛮夷。为国而战。大清唯有李国楼有这份感召力。
“李国楼既然你來了。招待土司的差事。就由你负责。我这里有上好的宣纸。你先写二十张‘忠义无双’的大字。到时送给那些土司。军事部署。我已经完成。五条地道已经直通兰花城下。你就瞧好吧。”刘铭传不给李国楼指手画脚的机会。反过來布置任务给李国楼。让李国楼搞公关。
“我可以上前线。看望一下官兵吗。”李国楼无可奈何。眼巴巴的瞅着刘铭传。兰花战役是今年清军发动的最大战役。让他呆在中军大营。这和坐镇基隆港有何区别。
“你要我命啊。绝对不许跑到前沿阵地去。现在我军占据主动。士气高涨。不需要你鼓舞士气。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最后乐极生悲。”刘铭传站在真理的高度。斩钉截铁的否决了李国楼的提议。
至从受伤之后。李国楼沒有硬气过。各路指挥官自说自话。以他有伤为借口。经常绕过指挥部。军情先向兵部汇报。他已经控制不了刘明灯、刘铭传的两部军队。这也和战争的形势有关。日军组织不起大规模战役。各路清军的压力就小了。各路指挥官能够自行制定作战方案。
李国楼作为统帅。制定战略部署。具体打仗由各路指挥官实施。大家各司其职。不能越俎代庖。李国楼不和刘铭传争辩。倾听刘铭传的战术部署。
刘铭传胸有成竹。指点偌大的沙盘。讲述卑东军和日军在兰花城的情况。
日军在兰花城的兵力有二个兵团。约有二千多人。但这二千多日军属于战斗力极差的伤病部队。日军行为不检。在台湾大肆奸淫少数民族姑娘。遭到报应。很多士兵染上性病。普遍叫法是“瘟疫”。每天都有日军病死。少数民族姑娘像瘟疫一样恐怖。严重影响日军的战斗力。
初來台湾作战的时候。日军还把伤员运回国。可这样更让军心不稳。甚至有日军自残。就是为了回国。逃避打仗。日军指挥部为了惩戒这些伤兵。中将西乡从道做出决定。把这些感染“瘟疫”的战士。全部派驻至兰花城。与罗惺忪率领的卑东军共同守城。
现在兰花城里。除了二千卑东杂牌军和二千战斗力极差的日军。还有一些投降日军的少数民族番兵。约有一千多人。以排湾族人居多。
战争穷凶恶极。为了苟活。许多人在战场上选择投降。甚至反戈一击。最后替敌人卖命。
“现在兰花城里。躲藏着约有五千残兵败将。这些卑东军犯下血债。那些女的卑东军。比男的卑东军更凶残。不在豁免之列。”刘铭传不准备接受俘虏。他是要血洗兰花城。
李国楼一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