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坚持(1 / 2)

加入书签

“我带74、78军去增援。”

“74军?弱点了吧?还是把71军带上吧。”

“不行,这里必需有一支强劲的预备队。”我暗自偷笑:‘你还不知道抗战中最出色的抗日铁军就是74军?’

“那就让60军转道去你那里吧!我请刘恢先整理快点,还能给你凑几个师出来。”陈诚笑笑,“先让将士们准备夜行,我们看下午日军的行动再定。”

“今天下午?我猜日军必然以长时间炮击加轰炸,无论是否强攻锡澄线,今天都不会正式开始。”

“同感。”

11月23日傍晚5时,随着太阳从天边落下,在日军隆隆的炮声中,我带着三万多**离开锡澄线后的预备阵地向南开拔;只是和两位军长一起挤在小车上难免有些拥挤,“良桢兄、荫国贤弟,部队整理情况怎么样啊?”

俞济时苦恼的说:“本部人员是基本补齐了,全军共21000余人,但质量就差多了,现在的74军只有一半是战前的官兵,两成是其他部队和军校调来的,其余是只经过短期训练的新兵;荫国补充的是湖南保安团,比我强多了是吗?”

宋希濂苦笑,“我部共14000余人,战前官兵只有三成,2000余人是其他部队和军校调拨,3000余人是湖南保安团改编,其余也是新兵蛋子。而且损失的装备没有补充,现在不要说山炮营只剩半个了,就是迫击炮和重机枪也不到编制一半;特别是新成立的补充旅,连轻机枪都不全。良桢兄装备还是整齐的吧?”

“荫国不要酸么,不就是一个新式炮兵营么,我可没有卜福斯速射山炮营,何况我的重机枪和82迫也没补充啊?”

这两个黄埔同学就这么你来我往的斗口,一路倒也不算寂寞;一夜车行200余里,天明时分接近长兴;望见晨起的川军,两人都住口了。

“这还是刘甫澄的主力部队,川军中装备最好的一支,我在山西看到晋康和德操部队连轻机枪也没几挺。”

“我们要对付多少日军师团?”

“开始是6个,中期大约9到10个师团。”

俞济时和宋希濂相互对望一眼。

“差不多一个半师对一个师团?”

“而且没有永备工事?”

“对!”

“看来我们要交代在这里了?!”

“放心,之前我下令会逃跑的。”

“哈哈哈哈!”

24日晨7时,我们抵达第23集团军司令部,现在兼作张治中负责的第三战区中央军司令部,来不及半句客套立即进入实题。

“前天日军前锋突破南浔防线后,昨天又进占大钱、双林、菱湖一线,川军仅靠水障将日军阻挡在吴兴以西。今早日军已经开始炮击,估计很快就会发动攻势。”

“昨晚你们有哪些行动?”

“23军主力在乌镇一线发起夜袭,但日军早有准备,被击退;郭勋琪师反攻嘉兴失败,现已撤退,仅收复桐乡;刚刚潘军长上报伤亡失踪共约4000余人。”

“你们还有什么后续措施?”

“21军主力在吴兴一线依河展开防御,后续阵地是这里以东的新塘一线,由2个独立旅担任防御。23军现在正在向西撤退过河,用以加强正面防御阵地,但。。。”

“但白天行动会遭遇重大损失?刘建绪那里有什么支援?”

“呵呵呵。。。”张治中苦笑。

“明白了!北面来的援军昨晚行军、白天隐蔽休息,要等今天后半夜才能到达附近;今天21军必需死守吴兴一线到天黑,现在开始调整部署。。。”

晨8时30分,第4重炮旅团及几个师团榴弹炮大队的反复铺盖炮轰过后,第15、17、22师团并列展开在河边,子弹和小炮弹如雨点般飞过10-20米宽的小河,不断清洗西岸川军单薄的野战阵地;少许,十几个地段上一批批日本士兵背负着一袋袋土石跑到河边将袋子丢进河中,而后飞快跑回;对岸川军发现后立即开火,但轻重机枪一发射就被日军猛烈的炮火和机枪子弹覆盖;甚至后方的迫击炮一发射也立即引来日军重炮的反复覆盖;天上,**的几队sb轰炸机从云层中呼啸而下,但立即遭遇日军高射炮队的拦截,连续2架被击中起火,大部分轰炸机也只匆忙投弹后转身飞离,杀到的日军战斗机群追赶而去。

9时余,随着小河不断被日军背来的麻袋填平,西岸**火力也越来越弱,从后方增援的**则面临日军重炮纵深拦截,还时常有日军轰炸机投弹,无论是一线守军还是增援部队皆伤亡惨重;伊16战斗机以2至4架编组不断突入战场上空袭击日军轰炸机,又引来护航的95和96式战斗机拦截;双方在天上地下持续激战。

10时余,在上千名背麻袋的日本兵和麻袋一起倒入河中之后,日军终于在小河中筑起十余道凹凸不平的河堤,而‘河堤’对面的川军已基本损失殆尽,援军更因为路上伤亡过半而放弃;随即日军不断拥过小河侵入川军阵地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