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激战(1 / 2)
42年9月21日,为达成突然性和利用晴雨之间时间差,**未等雨季结束就在我的命令下发起了全线进攻,2-3天之间就将日军第35、36、46、32师团的前出分队纷纷或逃或灭,拉开了中日新一轮作战的序幕。
和双方预想的不同,我虽然在东部投入包括第71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但同时利用新获得的美国十**卡将第5军和第8军运到战线最西边,在驻扎在此参与进攻的英印军发动进攻并取得击退一线少量日军后,依仗机械化运兵(当时将卡车运兵就称为机械化运兵)迅速前插投入战斗,和东部的主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25日上午,还兼第5军军长的第5集团军司令杜聿明亲率第5军前锋杀到稍埠城东,割断驻守稍埠第35师团和东面日军的战术联系;此后不久,中路甘丽初第6军和张轸第66军也完成对达西第36师团的合围;再东面,黄维第54军和安恩溥第60军包围东枝第46师团,宋希濂第71军和孙渡第58军合围南桑第32师团。借着即将散去的雨云间隙,日军以战斗机和轻轰炸机混合组成的多个小编队多次突袭,但多被优势之中美英战机驱逐;果然如我所言,美英战斗机以多打少对付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队并不很困难,使英美方的士气大为振奋。随后,围困日军的8个军皆以从2个师抽调的十数个连级突击队在当日下午进行了多次试探性质的进攻,果然不出所料,日军的防御工事构筑的极为坚固且精巧。
细想想还是模仿**的工事,也就是我自己的设计,我不由得唾骂;随后史迪威也回过味来,不由得大笑;直引的英国空军的皮尔斯将军等将校发愣。
按计划,随着傍晚的到来,上述8个军的**大部分脱离合围态势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将这4个大据点的日军留给后续部队收拾。
同样按计划,日军第15、第28、第33军共8个师团及2个战车旅团和多个独立炮兵联队也在连夜向西北方向挺进。
夜半,梁得奎新11师首先跟第146联队遭遇,作为第12师团留守部队扩编的第56师团部队还是颇具战力,在很大劣势及混乱中跟滇军在黑暗中混战丝毫不惧,双方打的难解难分;很快,鲁道源新10师和张兴仁新12师从两侧迂回上来,与第113、148联队战在一起。紧接着,宋希濂第71军的3个师也跟第18师团打成一团。
距离上的差距使听闻消息的日军第15和第28军在黑夜中相继止步不前,但日军第33军跟**第58、71军的激战还在继续,虽然渡边正夫凭个人关系讨来了第54师团2个大队援军,但**方面却有后续源源不断增援。两军这种只拼个人及小组勇猛的夜战打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还是新兵多、人数又少的日军首先支持不住;黑暗中军官和士官们又难以全面控制,甚至不少军官还是刚毕业的军校生,凭借勇武之气拼了这么久气也拼光了,随着一个大队被36师打垮,一个接一个大队的日军迅速崩溃;大部分日军都抛弃重武器和辎重、借着黑暗掩护折返而逃。后半夜的混乱当中,**按计划并未追赶,只轻松消灭附近剩下的残余日军就转入休整、等待天明。
而在稍埠、达西、东枝、南桑这四个点附近,越来越多的**从后方赶到又填补了空缺,以120重迫击炮为主的**野战炮兵开始不断发射,以密集面积射扫荡日军环型防御阵地。日军的野战工事虽然坚固但毕竟只能算野战工事,基本未使用水泥,又都处于平原之上缺乏山石,地下水位又高难以深挖,土木结构的工事再坚固也经不起多次重弹直接命中,何况还有许多野战工事也一次命中都无法承受。被围日军见状不妙只能动用野战炮兵还击,师团所属山野榴炮及配属的少量重炮不断发射,双方你来我往在黑夜中展开炮兵对战,双方的火炮和炮兵都在迅速损伤;只可惜日军效仿**普遍采用单兵式防炮洞掩蔽,除非重弹直接命中,轻弹和炮弹碎片根本无法伤及。
天亮后,战线西部是绵绵的细雨,而东部却是多云,直接导致双方的空中力量汇聚达西以东空域,伴随着整夜未停息的大炮轰鸣,双方的战斗机开始新一轮较量,p40战斧式和飓风式一起混战一式、屠杀95式。既然天气预报不这么准确,我也只能顺势改变计划,可惜部队调动已成势。
稍埠城外,郑洞国指挥第8军第103师等部在不断赶到的黄隐第95军协同下开始地面推进,这种推进是跟随他们的美军联络官们从未见过的:掘壕推进!数千柄中国仿制工兵铲不断翻动湿润的土地,在机枪和轻炮火力掩护下挖掘出个人掩体,随后连接成战壕并不断向日军阵地推进。与此同时,达西、东枝、南桑城外的**也在进行相同的挖掘前进。这种进攻方式对美军而言固然新颖,但已经领教过的日军并不奇怪,轻炮不断点杀泥土翻起之处、杀伤**挖掘的士兵,**轻炮立即还击,双方在大炮对射的同时,轻炮也开始对杀。日军依着有工事掩护,**则仗着数量优势,结果导致双方都损失惨重;但**的战壕还是一米一米的迅速接近日军阵地。
随着4处日军一起请求“作战指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