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远征(1 / 2)

加入书签

兴致勃勃的蒋委员长召集大员们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终于针对盟国、主要是美国的要求**出地面部队助战的要求,在美**援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提出几个大多数人认为合适的方案来:

第一,继续东南亚反攻,最终除几个沿海大据点外,将日军赶出大陆。

第二,对东北发动反攻,而后是朝鲜半岛。

第三,可适度的增援澳洲作战。

第四,2-3年之后等美国海军实力扩展后,参加太平洋岛屿争夺战。

詹森大使和史迪威中将迅速将中方的意见转给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上将。美国方面的答复来的很快,痛快的承认以现在每月损失100多万吨的海运规模论,一年以内美国无法支持反攻东北作战、虽然这个作战即使对美国而言也是很具诱惑力的,因为可以占据朝鲜半岛直接轰炸甚至登陆日本本土;限于同样原因当然也无法支持**大规模参加苏德战场作战;从缅甸的继续进攻得到英国方面的支持后争取在3-6个月后进行(视海运情况而定,反正那里也进入雨季了难以大规模作战,只游骑兵等类似行动继续);欢迎未来**参加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最后是唯一需要立即执行的请求:派遣一个精锐的集团军、由美国提供一切物质条件,赴澳大利亚参战!

“这次盟国的条件非常优厚,澳洲参战部队由我方派遣指挥,集中使用,盟国负责一切武器弹药补给等等。。。盟国方面认为应该从现在在缅甸各部中抽调,可以节约运输时间,毕竟澳洲方面战局危急;第一梯队最好立即还是行动;现在只剩选哪几支部队和派谁去指挥?”

林蔚汇报到这里,大部分将领的目光不约而同转向我。

‘不会吧?怎么又是我?’我低着头暗中埋怨。

“不要看子安了,区区一个集团军部队何需子安出马?”老蒋适时给我解围,“史迪威他们想让哪些部队去?”

“第5、第8、第71军,新38师;还需要组织一支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人员。”

“这些啊?就让杜聿明指挥好了,他擅长指挥战车,又稳健的很。。。第71军?”此时的第71军地位远比历史上经历南京等役伤筋动骨后的地位为高,老蒋想想舍不得,“让他们换一个军去,其余就随史迪威的意思办。”

看来澳洲危急严重,国府答应后还未等正式成文,乘我不在缅甸,史迪威就给杜聿明下达了动员令;几天后,部署在西部的、上次大战伤亡不大的第5军和第8军及直属第5集团军的战车和炮兵单位(不含战车和大炮等重装备)就开始开赴印度,通过汽车连火车运至印度西部,再以海运绕道南印度洋航线去澳洲南部。不过走之前,杜聿明和郑洞国还来得及奉命飞来武汉,听老蒋面授机宜。。。

“大的方针委员长给你们说过了?”

“是的,宋总长。军事方面委员长还请宋总长训示。”

“光亭、桂庭,不用这么正式么,我们顺便谈谈,坐。”

大家坐下后,我说到:“打开天窗说亮话,前几日委员长想让邱清泉、何部长(何应钦)想让何绍周分别担任第5军和第8军军长(史实),被我给否了;这消息只有我们5个人知道,别外传!”

“啊?”

“这样一来,依旧是光亭以第5集团军司令兼任第5军军长,桂庭以副司令兼任第8军军长,光亭还要兼管装甲部队,辛苦了!”

“不辛苦!”

“刘嘉树和李弥这两位副军长可以在你们无法履行军一级指挥的时候代替你们指挥各军。”

“雨庵还是很能打的。”杜聿明迟疑一下,还是申辩到。

“我知道,但我还是不放心。”想想我还是明说:“雨庵太自私,只顾私利决定进退,非军人所为;而两位将军反之,在国内战场上固然正确,但在独当一面的外国,切记把握尺度,以保存自己为第一、勇敢作战为第二,以大局为重。。。哪里毕竟不是不容失的我们的祖国。”

见这两位比较本份的将领依旧局促不安,我只能一一指明:“所有作战部队要在你们俩人、至少其中一人指挥下使用,不许其他人、特别是外国人掌握**指挥权,有压力让他们来找我,部下有不听话的只要你们同意即可断然处置。。。我估计盟军会以布里斯班以西一线为主要防线抵御日军进攻(历史上日军风头最劲、攻占新几内亚时期,盟军的确有放弃澳大利亚北部、集中部队防守布里斯班一线的计划,史实。),保卫澳洲精华的东南部地区;现在澳洲大陆上盟军部队虽然不少,但能打的只有澳军的3个刚从北非回来的、由常备军组成的3个精锐师,和新西兰师,及你们。由于日本海军极为强大,布里斯班本身不可守;在你们到达前,估计防御战已经爆发了;你们应该是部署在西边担任主要反击力量,我这里准备了清单,未得到这些装备及短期培训完成前你们可以拒绝参加作战,由我承担。。。具体作战时攻的要坚决,攻的日军不得不守;退的时候也要坚决,让日军追不上或者不敢追;除进攻时掩护侧翼、撤退时断后外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