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如何看兴衰(1 / 2)
铁萨罗看向乔琳公主。说道:“小公主亲自前來。当真是贵客。请坐请坐。”乔琳应道:“圣僧不要客气。我是陪帮主。來求教圣僧。”说罢。拉着王厚坐下。
双方互相引见后。铁萨罗招呼众人吃干果。小沙弥则冲泡茶水。一边端上來。一边说道:“我们这儿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茶。你们來的路上有沒有注意到。山上有很多女孩子。站在碧绿的山坡上。肩挎竹蓝。她们就是在采摘茶叶。‘锡兰’就是茶叶的意思。因为昼夜温差大。位置独特。所以我们的红茶是天下最好的。”
王厚抿了一口。有股甜味和浓厚的醇味。与在福州所饮正山小种红茶口味殊异。其实。王厚并不知道。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就是眼前的锡兰红茶也是从中国引种而來。只是这里的地理位置确实独特。杯中又添加了红糖、牛奶。才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味道。
这时。海默放下茶杯。问道:“十二年前。我随大明船队來锡兰。曾在圣寺得到圣僧的指点。当时圣僧预言。不出十年敝寺将会重兴。圣僧可有印象。”铁萨罗道:“老衲年轻时。三次云游中国。不敢说都了解贵国寺庙。却朝拜过西南和南方一带的知名寺庙。曾路过宁波。虽然沒有登过普陀山。却知道那里人杰地灵。是块好地方。复兴是迟早的事。”
海默听他说得含糊。何以能一眼看出自己寺庙荒废。猜想他可能不愿泄露禅机。转而问道:“阿弥陀佛。不知圣僧如何看兴衰。”
“说到兴衰。譬如我佛。二十九岁前身为王子。如日中天。是为兴。二十九岁后放弃舒适生活。离开王宫。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六年中。穿树皮睡牛粪。日食一麻一麦。形体枯瘦也未能悟道。是为衰。六年后。在菩提树下冥想七天七夜。终于大彻大悟。其后四十五年间。慈悲为怀。说法度生。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皈依弟子日渐增多。是又为兴。世尊八十岁在此涅槃。是为又衰。”说到这里。铁萨罗顿了顿。续道。“然而世尊以无上正等正觉。普渡众生。涅槃已近两千年。却是香火兴盛。这兴兴衰衰实属平常。万物皆如此。唯有造福众生。方得永兴。方为大智慧。”
小沙弥待太师父停住不说。拎起水壶给众人续了水。见水壶已空。转身出门。到伙房去取开水。
铁萨罗刚才说的道理浅显易懂。并沒有高深的禅机。然而一字一句却让王厚都觉震动。尤其是最后一句“唯有造福众生。方得永兴。方为大智慧。”更令他震撼不已:其实自己所经历的挫折何尝不是“衰”、成功何尝不是“兴”。兴衰本平常。有必要衰时心灰意冷。兴时得意忘形。
这一年多來。按照刘攽前辈的要求。征帆江湖。弘扬道义。一直忙忙碌碌。却并不知道什么是道义。弘扬道义又是为了什么。此刻想來。众生的利益就是道义。为众生造福。就是弘扬道义。
就在王厚凝神沉思的时候。乔琳公主却等得着急。她陪王厚來。是因为前天铁萨罗对王厚所说。“我观施主劫难仍在。不可大意”的话。可过了这么久。都沒有说到正題上。趁众人说话间隙。问道:“圣僧。能不能说说。帮主的劫难。怎么化解。”
王厚闻言清醒过來。抬头望向铁萨罗。直见他目光如镜地看着自己。答非所问地说道:“我佛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能仁寂默’。要求众生修行自身。保持行为适度。避免情绪偏激。还要讲求道德。多行善事。节制欲望。心存怜悯。尊重他人。阿弥陀佛。‘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你们去罢。”
王厚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转头看看海默住持。又看向云相方丈。见他二人似乎也沒明白这话与化解劫难有何关系。乔琳公主更是茫然不解。问道:“圣僧说的。我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铁萨罗呵呵笑道:“小公主。施主现在也听不懂。但他会在明白的时候明白。好了。时候已过中午。小公主可愿意在我这儿吃斋饭。”乔琳看着王厚。王厚略一迟疑。答道:“多谢圣僧。我们还有几个朋友在外面。就不打扰了。一会朝拜后就下山。”
铁萨罗道:“既然这样。我就不留你们了。还请慢走。”海默说了几句感激的话。众人合十行礼。小沙弥领着五人出了房间。穿过长廊。到了外面。王厚却是咦的一声。随即脸色一变。
五人进來的时候。将鞋脱在外面。现在出來穿鞋。王厚却发现自己的鞋不见了。他穿的是一双棕麻鞋。较为凉快。鞋是在苏门答剌时。金敏慧所编。鞋底厚实。绿石垫裹在里面。外表看起來跟普通鞋并无两样。怎么会独独少了自己的鞋呢。
那场龙卷风。王厚被阿呆救下。进入王乔洞时。在壁龛中发现一双足垫。上面写着王乔当年在湖心见到一块绿石。生于水草之间。可以浮空。才将绿石制成足垫。虽然不能飞天。却能让人踏风而行。一开始。自己无法使用。经过温泉洗筋后。随着功力的增强。才能发挥其作用。
这双鞋对王厚來说。实在太重要了。不仅可以提升飞跃能力。而且它救过他的命。如果沒有它。王厚被赵晰推下大海。当时就不可能生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