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戴佛珠的贼(1 / 2)

加入书签

乔琳追问道:“她怎么说的。”王厚答道:“白衣女子说。‘我可以帮你报仇。也愿意追随你。’青年打小在山村长大。何曾见过这个场面。吓得丢下一句场面话。转身逃了。”

乔琳拍手叫好:“白衣女子。做的对。我好喜欢。不过青年。也不算错。帮主。青年是不是你。白衣女子是谁。”

王厚摇了摇头:“这个青年不是我。你也见过。他是我大哥朱自平。绿衣女子是我的大嫂李静兮。而白衣女子是茶马帮西安分舵的周訬婧周姑娘。她的父亲是西安的分舵主。就在‘天纲’号马船上。”

“朱自平。”乔琳想了一会。叫道。“我想起來了。是不是。武林大会上。先是打败了。泰桑拳师。然后又打败。大慈法王。最后和你。并列第一的。那个人。”

王厚翘起大拇指。赞道:“乔琳好聪明。”说罢。眼光狡黠地看着她。乔琳顺着他的目光摸了摸了脸。问道:“怎么了。人家脸上。有什么。……哦。我知道了。你是说。如果我像。周姑娘那样。你就会像。你大哥那样逃走。对不对。”

“乔琳好聪明。”王厚再次翘起大拇指。见她低下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连叫两声。“乔琳。乔琳。”

乔琳抬起头。伸手拉住王厚就往外走。口中道:“帮主。人家肚子饿了。好久沒吃海鲜。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吃海鲜。”

古里气候比较潮湿。每年的十二月份至次年一月份。是天气最好的时候。经常晴空万里。空气清新;三、五月份是最热的季节;六、九月份是雨季。经常会突如其來下一场暴雨;十、十一月份则会刮起东北季风。这也是郑和之所以要在此停靠一个月。然后趁风前往忽鲁莫斯的原因。

明史记载:“古里。西洋大国。西滨大海。南距柯枝国。北距狼奴儿国。东七百里距坎巴国。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自锡兰山十日可至。诸蕃要会也。”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而且船只可以自由停泊在这里的港口。补充淡水和食物。使得更多的船舶在此停靠。愈发带动古里的繁荣。

傍晚时分。自港口沿大路向东。椰树成林。林间掩映着椰子叶搭建的木屋。孔雀、鹭鸶三五成群。悠闲地踱着步。大树下。走不到几步便能看到卖水果的摊点。简易的木框架起筛子。筛子里整齐地码着各种水果。摊点前支着两根木棍。上面拴着雨布的两端。雨布的另两端则系在后面的树枝上。一处摊点前。一个妇人用中国话问道:“大叔。这果子。多少钱。”

大明永乐时期。除金银外。永乐所铸铜钱。即“永乐通宝”以其精湛的铸工。整齐的外观成为当时的通用货币。郑和的翻译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记载:“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

卖水果的老汉伸出两根手指。妇人从口袋中掏出四枚永乐通宝递了过去。并从篮子里挑出两只拳头大小的水果。之后。和身边的一位中年蓝袍人继续前行。蓝袍人和妇人正是王厚和乔琳。为了避免引人注意。王厚特地将白衣换成蓝袍。两人以帮主、长老相称。

王厚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果子。呈金黄色的椭圆形。上面生着紫色条纹。泛着淡雅的清香。问道:“乔长老。这是什么水果。”乔琳应道:“我也不知道。上次來。吃过一次。听说叫人参果。”

“原來这就是人参果。”王厚啃了一口。果肉清爽多汁。有着不同其它水果的风味。点头道。“嗯。好吃。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所著。讲述他游历印度、西域十九年间的所见所闻。其中就提到人参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乔琳扭头看了他一眼。移开目光。低声道:“活着不快乐。还要什么。长生不老。”王厚心里一颤。岔道:“乔长老。你不是说离这儿不远。就有一家海鲜馆吗。怎么还看不到。”乔琳并不答话。走不到数丈。忽然蹦蹦跳跳。拽着王厚向前跑去。口中叫着:“今天真好。我们吃海鲜去。”

路人听到叫声。忙侧身避开多远。用困惑不解的眼光看着她。不知这个妇人是发了疯。还是遇到开心事儿。怎么像个小女孩儿。

二人走出大概一里多地。在岔路口处转身向左。沿斜坡向上。再走不远。就看到一面杏黄色酒旗迎风招展。“是岸”两个字尤为显眼。走近后。只见一块宽敞的场地。三面树林环绕。场地正中。用毛竹搭着一人多高、二丈见方的台子。台子四周摆着很多张桌子。大多坐了人。天黑得很快。场地周围燃起油灯。照得灯火辉煌。

乔琳说了声:“到了。这里就是。‘是岸’海鲜馆。”王厚赞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家海鲜馆叫做‘是岸’。倒有些意思。”

“本來就在岸边。当然‘是岸’了。”乔琳拉着王厚绕过台子。在场地最里面的一张空桌旁坐下。功夫不大。一个全身白衣白帽的年轻伙计走了过來。用梵语问了一句。王厚沒听懂。却听乔琳道:“清蒸大龙虾、蒜香多宝鱼、蚬子肉拌黄瓜、水晶鲍鱼卷。各來一盘。再加两条鲳鱼、两只香辣蟹。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