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永示万世碑(1 / 2)

加入书签

王厚和乔琳抬头看去。只见远处立着一块石碑。石碑高近一丈。笔直地立在岩石之上。走近后。王厚仔细打量。石碑宽约五尺。为花岗岩所制。泛着印度红。螭首龟趺碑座。边框四周高浮雕着海浪。碑体正中刻着两行斗大的金字。文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照皞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乔琳见王厚默然凝视石碑。她并不认识汉字。问道:“帮主。写的是什么。”“这上面写了。乔琳公主美艳无双。心地善良。是天下第一……”王厚话沒说完。忽觉后腰一硬。扭头看去。原來是乔琳抖出魔杖。抵在腰间。

郑和见状。想起那日王厚对百合仙子所说。“我待乔琳如待自家妹妹一般。从來不敢有丝毫杂念。仙子下次不可再开玩笑。”不禁想起自己童年时。和哥哥、姐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光景。

郑和的祖上本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在云南昆阳很受人们的尊敬。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为消灭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发动南征。郑和被掳入明营。遭宫刑迫害。在军中做秀童。从此与家人生离死别。后來。十四岁那年。被安排到北平燕王府。逐渐成为燕王朱棣的亲信。平日除了打仗。还有机会阅读大量藏书。丰富了的阅历。郑和暗地叹了一声:应当说。自己是个不幸之人。却又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当今圣上。

看到郑和面向茫茫大海。若有所思。王厚停止与乔琳的说笑。走到郑和身边。半晌轻声问道:“总兵。想起了什么。带我们來这里。是不是这石碑有什么典故。”

郑和回过神來。缓声说道:“十三年前。也就是永乐六年。我奉圣上之命。第二次下西洋。又一次來到古里。我和沙米地国王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又感于此地虽然离中国很远。风土人情却极为相近。就在这里立下石碑以作纪念。这是我在海外立下的第一块石碑。”

乔琳这才明白碑文的意思。横了王厚一眼。小声嘀咕:“这里沒有。大明好。”郑和轻叹一声:“公主说得倒也沒错……不过。评价一个地方好或坏。更多的要看当地百姓的生活是否富裕。民风是否淳朴。至于弗罗兹王子。不评价也罢。”

顿了顿。郑和望向王厚:“在锡兰时。你和我提过弗罗兹。担心到古里后。会遭到他的刁难。这事也是我太大意了。沒想到他真敢偷偷摸摸做出此事。我认为昨晚的事情。你处置得非常恰当。既沒有委曲求全。也沒有放任自流。将军不必担心。古里的传统向來都不是王子接替王位。弗罗兹如果稍微明白事理。肯定会就此罢手。不敢再生事端。”

“其实昨晚一开始。我也非常愤怒。直到弗罗兹讲述事情缘由的时候。才稍稍平息。他喜欢乔琳公主并沒有错……”说到这里。王厚停了下來。原來乔琳的魔杖又抵在腰间。见郑和看过來。乔琳哼了一声。收了魔杖。王厚这才续道。“如果不是胡俊从中策动。我想弗罗兹可能还不会采取昨晚那样极端做法。事情的罪魁祸首正是胡俊。”

郑和问道:“王将军觉得如何处置胡俊才算稳妥。”王厚忙道:“他是总兵昔日的部下。我哪敢说三道四。……总兵如果要征求意见的话。我觉得还是叫上武当七侠一起磋商。可好。但是我向古怪王子说过。昨晚之事不会再向外人说出。”

“我正有此意。咱们这就回去罢。”郑和点点头。凝视石碑片刻。才依依不舍地转过身去。王厚此时并不知道。郑和下一次來这里。竟是十二年后。宣德六年(1431年)。他奉命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六十二岁的郑和返程途中终因积劳成疾。船行到古里。不幸在此病逝。这块“永示万世”的石碑。见证的又何止是荣耀与沧桑。

三人上了“天元”号。郑和让李兴去请武当七子和百合仙子过來。功夫不大。八个人赶了过來。百合仙子见到王厚。不禁一怔。脱口而出:“帮主。你又易容了。”王厚摸了摸脸。反问道:“很难看吗。”

百合仙子摇摇头:“我看你又不像易容。怎么几天不见。你沒有变黑反倒变白了。”王厚看了一眼乔琳。笑道:“仙子沒听说过。什么叫衬托吗。”乔琳沒听明白“衬托”是什么意思。却听百合仙子哟的一声:“帮主好大的胆子。公主。要不要我帮你教训他。”

“什么。为什么教训他。”乔琳愈发沒弄明白。“仙子。郑总兵叫你过來是商量正事的。”王厚连忙岔道。并按郑和的意思。将昨晚的事情经过扼要说了。不过只字沒提古怪王子。只说胡俊与人勾结。

武当七子这几天轮流带人在港湾设伏。却毫无收获。此时听说捉住了胡俊。都兴奋不已。老二俞地生性耿直。说道:“这还不简单。把他交给梅家兄弟处置。一命抵一命。不算上打伤梅家老大。他还赚了。”

老七莫功也道:“二师兄说得不错。有恩报恩。有怨报怨。胡俊对船队并沒有恩惠。所以欠下梅家兄弟的账。自然要偿……”百合仙子知道胡俊是郑和的旧属。乜了莫功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说。莫功见了。赶紧打住。

郑和看向老大宋天。问道:“宋大侠。你的意见是。”“郑总兵。这件事情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