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人行,斗两仪(2 / 3)
看守正院的那位方师妹,右手做剑指,引着一口二尺狭锋金剑上下翻飞。左手好似在演算天机易数一般,不住的变幻指诀,每一道指诀打出,便从她的兰花玉指间流出一片金光,在虚空中交织成一尺多长的玄奥符箓。
三人各亮出了架势,俞和既身居当中要冲之位,自然是要率先发招。他一推手中的破甲剑,平平一式仙人指路刺出,这虽是凡俗剑法中最粗浅的一招,但以元神御剑术施展出来,却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这挺剑一刺,自然依着“剑九法”的中“刺法”的要诀,更暗合了识海幻境中舞剑少年那近乎于道的势子。剑意是偷师于石虎巷小院中,章炎真人试剑俞和时所发的,那种以一剑穷究万千变化,“化繁入简”的剑道意境。而剑上的剑气,则是按照“太玄典”第二十八行所述的五行剑气秘法,取一道先天西方庚辛金炁贯入剑锋,凝在剑尖锋芒二寸处,能使寻常法剑锐如仙兵,可点破万物。
因此俞和这一剑刺出,虽看似平平无奇,可其剑势、剑意、剑气三者,无一不是上上的法门,鉴锋真人与宗华真人看得真切,齐赞了一声:“好剑法!”
两位真人一同修习剑术数百年,心中早有灵犀。脚底各自一错步,同时运剑刺出。
鉴锋真人剑演浩瀚天云,其剑势渺渺冥冥。而宗华真人剑演大地苍莽,其剑势浑厚凝沉。两口剑一乾一坤,分作两仪之相,飞出两道浩然剑光如天地磨盘一碾,任俞和一剑中暗藏千变万化,只以乾坤大力悍然破之。
不过鉴锋真人与宗华真人剑势既起,俞和自然就运起了读剑之术,双目灼灼放光,把两位真人的挥剑路数尽都看在眼里。两仪剑阵中,乾坤yin阳坎离互生互补,但也并不是全无破绽,加上俞和在那石碑上的“太玄典”中,读过罗霄两仪剑的真义,当下深吸口气,双掌一翻,三剑齐出。
赤鸢剑举火烧天,迎向鉴锋真人的乾剑,白莲剑势大力沉,镇压宗华真人的坤剑,破甲剑依旧是当胸一刺而出。
金铁之声大作,俞和只觉得反震回来的力道好似三道惊涛,沿着双臂逆行而上,直拍在胸口处。幸好二位真人本就是考较剑术,力道运使的柔和,不然道行境界还得太远,单这反震之力,就能将俞和震得五脏破裂。
俞和只觉得脚下站不住,身子后倾,踉跄着倒退了两步,才勉强卸去了传过来的庞然巨力。夏侯沧身形闪动,抢上半步,右手一点,斜刺里飞出一道无形剑炁,拦住了两位真人的法剑。
方家怡身子飘飘如仙,浑似一片柳絮般,浮起三尺。素手挥动,将一道符箓拍入那口二尺长的金sè法剑,法剑化作一团淡淡的金芒,朝宗华真人的shè去。
两位真人嘴角含笑,各把一口长剑展开,彼此剑势相辅相成,幻现出十丈方圆的一道太极两仪剑轮。两仪剑气一搅,那夏侯沧的太玄无形剑炁便无功而返,方家怡的金剑也打着旋儿抛飞了出去。
俞和略一调息,三口飞剑齐鸣,各出奇招,再入战团。夏侯沧两手指指点点,太玄无形剑炁分化出七七四十九道,结成大天罡无形剑炁阵,对两人真人的太极剑轮来回倾轧。方家怡却不上前,退在俞和与夏侯沧身后一丈远,一会儿飞出一剑,一会儿打出一道符箓,她看起来倒成了这场斗剑的陪衬角sè。
鉴锋掌门与宗华真人,即是存心试试十九代弟子的剑术道行,那便未出杀招,只是仗着一道可攻可守的太极两仪剑轮,朝三人一步一步的逼迫过来。
台上的门中宿老和台下的弟子们,尽都屏息凝神,看着这一场jing彩的门中两代大比剑,每个人都暗暗为夏侯沧、俞和与方家怡三人捏了一把汗。虽然明知他们定然是斗不过两位真人,但却全盼着这斗剑能多演上几十招才好。
尤其是宁青凌,两只粉拳紧紧的攥着,时不时下意识的猛挥动几下,好似恨不得把自己的气力借给俞和去使。而且小宁师妹望那天罡院夏侯沧和守正院方家怡时,眼中多有不屑之sè。
台上电光火石般的斗过百招,也就是堪堪半炷香光景。这时任谁都看得出来,那太极两仪剑轮之威,倒是一多半是靠俞和一人三剑抵住的。
其实俞和心中更是雪亮。斗到二十来招,他就发现那位十九代大师兄夏侯沧开始的收敛起了剑势,那七七四十九道太玄无形剑炁,大都拢回夏侯沧身边做守势,仅剩下四五道剑炁,还在与太极两仪剑轮周旋。
有时候夏侯沧明明已然接实了招数,可他只是轻轻一挡,就立即撤回了剑炁,还需俞和分神再作招架。而且夏侯沧的大天罡无形剑炁阵,起初还算攻守有据,等到了四十多招后,完全是徒具其形。俞和尚且会抽空攻出一式,夏侯沧却绝不再出一式进招,全是在守御抵抗。
至于方家怡,旁观的人都已能看得出来,她的道行同俞和与夏侯沧还相差甚远,在这场斗剑中,基本插不上手。她的一手符箓法术虽然炫丽惹眼,但在剑气恢弘的太极两仪剑轮前,根本没什么效用。有时两位真人朝她轻轻点出一剑,这位方师妹便立时花容失sè,凝神疾避,幸好夏侯沧颇有大师兄风范的,三番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