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攻都】(3 / 6)

加入书签

亮热情地招待甘宁,可是甘宁无心饮酒,只问如何借箭。

诸葛亮笑道:“一会儿大将军便知道了。还请大将军安排大军随后,待我军回来之后,便可启程攻击南岸的大营。”

“好。”甘宁随即让人去给郝昭、令狐邵、邓翔传令,让他们各就各位,准备随时出征。

“开船!”

随着诸葛亮的一声令下,四十条轻舟全部离开了岸边,朝着长江南岸驶去。

驾船的人,都是蜀汉的旧军。他们对这一带的水纹非常的了解,同时也知道大营的位置。加上华夏军又有指南针可以辨别方位,每条驾船的人都知道方向,排成一排,朝着对岸驶去,虽有大雾,却并不受到影响。

江心起了大雾。曹彬一起来之后,害怕华夏军乘着大雾天气进攻,便布置许多弓箭手在岸边,而且用的都是透甲锥。

辰时一刻,忽然江面上传来了隆隆的战鼓声。曹彬便立刻让人朝江中放箭,虽然看不清方向,但是只要朝着战鼓声音传来的方向射去便不会错。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透甲锥纷纷朝江中射去,但是江中的战鼓声却一直擂个不停,无论怎么射,都一直听到鼓声隆隆。

江心中,四十条轻舟分成两排,每二十条一排,一字型的排开,透甲锥射过来的时,只听见射到了稻草人身上的声音,箭矢钉在了上面,不一会儿便开始失重了。

甘宁坐在船舱中,看到外面的甲板上都落满了箭矢,便问道:“军师,透甲锥如此厉害,按理说应该能够射穿稻草人,为什么他们只是钉在了上面?”

“因为在稻草人身上还有两层铁甲,中间夹着木板,箭矢以来,便会钉在上面,到时候只需取下来便可。”诸葛亮答道。

“哈哈,军师果然聪明,此等借箭法,倒是很高明。”甘宁笑道,“好一个草船借箭,军师只怕以后要流芳百世了。”

箭矢扔在不停的射着,四十条轻舟的一侧已经落满了箭矢,随即诸葛亮下令将船身横摆过去,换另外一侧接箭。

大概半个时辰后,船身两侧都已经落满了箭矢,诸葛亮、甘宁等人满载而归,也将战鼓声停止了下来。

南岸的曹彬听到战鼓声退去,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大雾一直浓厚,十万支透甲锥全部射完了,无奈之下,只好再去搬运其余的普通箭矢,仍然让弓箭手驻守江岸,以防止华夏军袭击。

甘宁、诸葛亮等人回到江北大营之后,便让士兵将箭矢全部取下来,一个时辰后,累计得到九万多支透甲锥,全部运载到了战舰上。

甘宁登上战舰的甲板,当即对诸葛亮说道:“一会儿战斗必然会较为恶劣,军师还是留在北岸的好,以免伤到了军师。”

“大将军,众多将士都亲冒矢石,我也是华夏国的一份子,为什么不让我出战?大将军不必为我担心,我自然会照顾好自己,何况有沙摩柯在,一切无忧。”诸葛亮道。

说话间,沙摩柯便走了过来,抱拳道:“大将军,有我保护军师,你大可放心。”

甘宁道:“那好吧,那就一起出征吧。”

一个时辰后,大雾渐渐消散,只有江上还是烟波浩渺,诸葛亮、沙摩柯跟甘宁在一条船上,郝昭、令狐邵、邓翔、施杰各指挥一支船队,两万的华夏水军以及八千多蜀汉降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南岸而去。

这一次,华夏军紧锣密鼓,所有人都默不出声的朝着南岸而去。

由于是大雾天气,南岸上的魏军始终无法看到江心中的华夏军。北风呼啸,寒冷刺骨,江水惊涛拍岸,撞击在岩石上掀起层层的波浪。

忽然间,薄雾中密密麻麻的箭矢朝着南岸上射了过来,用的正是他们刚刚射出去的透甲锥。一簇箭矢放完,第二簇箭矢紧接着便又射了过来。

魏军将士纷纷逃窜,找地方躲闪,但是即使有防备,以透甲锥的威力,也能射穿他们的铠甲,一时间岸上伤亡惨重,有些透甲锥射进了帐篷里的地面上,将一些在营帐里休息的人也都射死了。

华夏军连续五波的透甲锥攻击。南岸的守将死伤过半。紧接着,华夏军的战舰纷纷从薄雾中驶出,将包捆绑在巨弩上,然后用巨弩车向前射出。一时间魏军那些木质的战舰纷纷被炸的不成样子。

轰隆隆的声音一经响起,士兵纷纷逃命,有的直接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还没有游走,便被华夏军用连弩射穿了咽喉。

华夏军巨大的战舰一经驶出。让魏军的水军将士都感到一阵惊诧,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战舰。一艘战舰比他们三艘斗舰还大。

甘宁指挥水军左右包抄,他自己率军直接冲撞魏军水军的营寨,战舰的首部有一根粗大而又尖锐的铁杵,一经冲到魏国水军的营寨里,顿时将魏军的战船冲撞的不成样子。

华夏军顺风,船速快。船桅上还升起了船帆,加上船舱底部的人工带动和风速的影响,立刻便将水军冲撞的不成样子。

曹彬在岸上看到自己带领得水军在华夏军的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