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水稻(3 / 4)

加入书签

当然,此种野生“仙粮”也有着一些特殊性,比如说种植的环境必须是“富裕村”周边。灌溉之水必须取自两条毒河,产量低下,亩产百斤即是大丰等等,反正说白了只有在这附近才能种植,离开了此地,它们很快便会枯萎至死。这也是“仙粮大会”为什么只有这一带才有的原因。

陆大宝的曾祖父原是“吴兴国”御马监的一名小官儿,也就是玉皇大帝给第一次孙悟空同志安排的那份工作。专职给皇家养马,因为年纪大了,多年工作又没有什么纰漏,所以皇上准许他风风光光地告老还乡,回家抱抱孙子,养个花儿什么的。

可谁成想,就在他离开京城的前一天晚上,皇帝的十九叔连同当朝宰相和兵马大将军登门拜访,并取出一道皇帝的秘旨,说是让他不用回老家了。改为拖家带口到“馥郁镇”种地,为皇帝他老人家培育出大量可以益寿延年的“仙粮”,且赐“仙粮法典”一部,也就是如何种植“仙粮”的技术书,不过却没有赐下“仙粮”的种子。

陆大宝的曾祖父是个有心计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朝堂那种地方混迹到退休了。他见到皇帝秘旨之后,并没有急于向“馥郁镇”进发,而是以得了急症为由在京城里多呆了半个月,私底下却派出儿子和亲信到处打听,看看还有没有人收到同样的秘旨。

结果这一打听不要紧,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大吃了一惊,敢情秘旨确是真的,不过发的年头儿和数量不对,最早出现是当朝皇帝的爷爷于五十五年前下发给同样离退的户部左侍郎,其后每当有老实憨厚的“能臣”退休便发,已经发下百多份了。

陆大宝的曾祖父一见如此,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这哪是什么秘旨,分明就是那位十九皇叔等人的叛乱证据呀!

要知道,安排这么多老臣及家眷去种“仙粮”,如果真得种出来了,够皇帝吃几年的?估计就是一两万个皇帝同时吃,怕也吃不完的,那要是把皇帝换上兵甲,岂不是会造就一支无敌军队?

所以,老家伙在明白了一切之后,就连同那份“仙粮法典”偷偷地呈给了皇帝,然后领着家眷连夜奔逃出了京城。按理来说故事到了这里应该圆满结局才对,皇帝怒斩叛徒,好人巧妙逃脱,不管咋说都是大团圆,可老天爷偏偏横生枝节,让美好的故事再来了个续集。

陆大宝的曾祖父因为走的急,认错了方向,迷迷糊糊的跑到了“馥郁镇”。皇帝想要玩一把狠的,借此镇压宵小匡扶正气,可惜速度慢了点儿,让人家来了个狗急跳墙,直接逼宫,只能灰溜溜的退出了政治舞台。

好事儿是混乱当中陆大宝曾祖父上呈的折子和“仙粮法典”与皇帝他老人家一同葬身火海,坏事儿是玩阴谋的家伙们当家作主成为了新头头儿,所以误打误撞的陆氏高人只能将秘密藏在心底,每到临死前才敢跟儿子念叨,咱现在的主子不是什么好鸟儿,千万要小心呐!

而陆家人则守在了“馥郁镇”,等候上头的新指示,并反复熟悉“仙粮”的种植之法,以便在获得“仙粮”种子的时候,能够保证将它们种好,其他书友正在看:。至于陆大宝在此之前一直说用家传宝物换“仙粮”的说法,实际上即是用那份秘旨为暗号,与上头联系,看看今年能不能种上“仙粮”,报酬就是收获粮食的一成可以由他支配。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那个“仙粮大会”,绝对不会有真品“仙粮”出现的,就算有也很快会没有,相信不会有哪个大势力会允许此种变态的东西流落民间,那样实在太危险了,弄不好就会让有心之人钻空子,灭国灭族易如反掌,所以皆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李良并不关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没必要,他现在是一名初具实力的修炼者,别说吃那些“仙粮”会延长寿命了,就算不吃,他至少还能活个四五百年,如果修为再能升一升,指不定还能活多久呢,管这些烂屁股事儿干啥?

只不过作为一名合格的仆人,他把陆大宝所讲的秘密当故事听罢了,听完砸吧两下嘴儿,觉得世事难料天意弄人,再多了就啥都说不出来了。

或许陆大宝会认为这样一来,他跟李良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一百五十两黄金就不用还了,又或者把困难说出来,让李良知难而退,别跟着自己一起趟混水,打枪地不要,悄悄地跑路,这样一百五十两黄金也不用还了,不过李良确实没把这个秘密当回事,仅比一般故事曲折一点而已。

何况,李良那可是“仙粮”的发明者,种植“血牙米”的老祖宗,与“蛤蟆妖修”共同生活三百年,如果不把这个东西深入地研究一下,那干啥去?也天天蹲在草丛里等着蚊虫飞舞,伸舌头卷之吗?新型号的“血牙米”早就已经被完善到非常恐怖地程度,就算倒贴钱给他那些所谓的“仙粮”,他也不稀罕的。

“老,老干呐,你,你咋不说话了?是不是被俺的秘密吓到了?要是害怕你就走吧,俺不是那种小气的人……”陆大宝见李良听完了秘密,直着眼睛瞅着天,连原本在口中摇摆的稻草都不摇了,心中不免又打起了小鼓。

“啊?哦,没事,我不走。”

“不,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