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莺莺燕燕(3 / 5)
说地处偏远,人丁稀少,也不愿出来为官,若他真心为楚家效力,总比那唐家好。”
楚名棠道:“此事还是以后再说吧。三年前梁上允一案为夫便已看出唐孝康此人不堪大用,但大伯毕竟还在人世,他老人家虽说身染沉疴,时日无多,但还是避嫌一些,而且唐孝康为官已久,朝中新进官员不少由他提拔,想要免了他的尚书职位并不是一件易事,总要想个稳妥的法子。”
苏巧彤见手中肉串已烤得差不多了,给楚铮看了一下,便将肉块从竹签上剔下置于盘中,配上几枝细小的竹签端到楚名棠夫妇面前,裣衽一礼道:“请伯父夫人品尝。”
楚名棠夫妇相视一笑,暗赞这女子果然心思缜密,他们二人身为长辈,当然不会手抓一大把肉串狼吞虎咽,现在配上这细小的竹签刺来吃,既品尝到了美味又不失优雅,实在是个好办法。
赵敏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突然觉得有些沮丧,一直以来她认为楚铮是个负心之人,但如今看来他喜欢的这两个女子确实胜过自己,柳轻如温柔婉约,胸怀大度,待自己如妹妹一般;苏巧彤聪明乖巧,懂得讨人欢心,又有一手好厨艺。与她们二人相比,自己除了武功高一些、身份尊贵些别的几乎样样不如,可这两样都是楚家未必会看中的。
楚铮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边,笑着对她说道:“公主,你手中之物快成焦炭了。”
赵敏叹了口气,道:“楚铮,我是不是很笨?”
楚铮笑道:“哪里的话,你若是很笨世上都没有聪明人了,方才你只是心不在焉罢了。来,我教你。”
楚铮换了把肉串置于炉具上,边烤边道:“你看,这些肉串要分开些才能受热均匀,叶门武功轻逸灵动,将手法运用到此物上,应不是难事……”
赵敏却全然没注意听,看着楚铮的侧脸,不知不觉竟有些痴了。
楚铮忽然转过头来对赵敏笑道:“你老看我作甚,拿些肉串跟着一起烤啊。”
赵敏如梦初醒般啊了一声,从一旁取过肉串置于炉具上,照着楚铮的方法做了起来。但心神恍惚之下,不一会儿又传来一股焦味。
楚铮叹口气道:“世间万法皆通,最重要的是‘专注’二字,你心已乱,还是先歇会儿吧。”
赵敏垂首低声道:“那你可知我为何心乱?”
楚铮哑然,只好低头摆弄着手中的肉串。赵敏幽幽说道:“你是知道的,只是不愿说罢了。若是我真让你觉得厌烦,大可明讲,我自会回宫不会来烦扰你的。”
楚铮忍不住说道:“我怎会厌烦你呢,只是……”
赵敏抬头道:“只是什么?”
楚铮看着她道:“只是以后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能陪在我身边,一生不离不弃吗?”
赵敏“愿意”两个字几乎脱口而出,但终究还是忍住了,低声问道:“你这‘无论’二字中还包括了什么?”
楚铮暗自后悔,明知道结果还问这句话干什么,只好一笑道:“说说而已,我能做什么,本朝三大世家从未与皇家联姻,其中原因你也是知道的。楚家传承近两百年,哪一代都与你们皇家有些摩擦,我只是怕你以后夹在当中难做啊。”
赵敏道:“若仅是如此,嫁入楚家门便是楚家人,我自然会谨守本分,不问朝中之事。”
楚铮叹道:“说来容易做来难,以后的事谁说得清楚。不说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还是先享受眼前这快乐光景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赵敏心中默默念叨着,觉得甚有道理,而且即使楚铮以后有什么不轨之心,自己若能在他身边也可规劝他。
心结暂时解开了,赵敏将手中有些发焦的肉串往旁边木桶里一扔,又重新拿了一些。楚铮摇头道:“浪费啊,这可是本公子特地挑选的极品羔羊,今晨才刚刚宰杀的。”
赵敏一笑并不理他,按着楚铮刚刚所说的专心烤着,她深谙武功,眼疾手快当然远胜常人,此时又心无旁鹜,涂油洒料做得有板有眼,不一会儿便将手中肉串烤好了,递到楚铮面前:“你看如何?”
楚铮看了看道:“不错不错,左家巷子店铺人手短缺,要不请公主过去帮帮忙?当朝公主亲手烤制的东西,恐怕要以一两黄金才可换得一串。”
赵敏啐道:“你自己为何不去,太尉之子的身份也不差啊。”口中说着,赵敏学苏巧彤将竹签的肉块一一剔至盘内,又拿过一枝干净的竹片运劲一捏,竹片应声碎裂开来,从中挑了几根细小些的竹签置于盘中,向楚名棠夫妇走去。
楚名棠夫妇正品尝着苏巧彤的手艺,见赵敏也端盘走了过来全都站起身,楚名棠道:“公主,这叫下官怎么受得起。”
赵敏道:“楚大人客气了,叫我敏儿就可,此番来楚府并非以官家身份。何况父皇当年与楚大人相交莫逆,敏儿向大人执晚辈之礼也是应该的。楚大人和夫人请坐。”
楚名棠夫妇相互看了一眼,无奈只好坐下。赵敏将竹签一一插好,道:“其实不仅父皇,姑姑对楚大人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