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建京风云(30)(3 / 5)
掏出一瓶金疮药递给住持师太,“我看那几个侍女倒是可怜,师太,还烦劳你待会儿私下给她们敷脸,这样能消肿得快一点。”
“郡主真乃大善人也。”住持师太不禁感概了一句,接过李凰熙手中的金疮药,眼里满是对这个出身皇家,但又平易近人的郡主的赞赏,亲自送她到庵门外,看着她上马车,这时才转身进去。
“师父,我还没见过这么和善的皇家郡主呢?竟给我们添了一千两的香油钱,看来给佛像修金身的银子有了。”一旁的小尼姑道。
住持师太也叹道:“是啊,还真的多亏了她给添了这么多香油钱,这份心佛祖会知晓的。”
“与她比起来,那相府千金真的是不值得一谈,师太,她到底在住到什么时候?我们有不少师姐妹都受到她的苛责,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只怕这尊大佛不好送走。”住持师太喃了一句,随即看到一群弟子都睁大眼睛看她,这才板起脸孔,“好了,别忤在这儿,还有话不能乱说,小心祸从口出,还不去做晚课?”看到一群弟子散去,这才往梁兰鸢所住的院子而去。
在下山的时候,夜雾笼罩住天色,一辆马车正由车夫小心驱使着往山下而去,马车却是因山路崎岖而晃动得厉害全文阅读。
李茴的手抓稳妹妹摇晃的身子,再一次吩咐陈叔驾车要稳一些,这才看向妹妹,略有不满地道:“凰熙,何必花费功夫去看那等小人?上回她散揪谣言害你名声的事情,我们还没有与她算账。”
李凰熙看到大哥一脸的怒容,笑道:“大哥,我来看她自然有我的目的,其实这儿给她来静思己过确实是糟踢了。”她的脸上有着抹不去的感慨之色,那座小庵在前世承载了她多少的遗憾与无数的恨意,现在再看却是物是人非了。
李茴看到妹妹感慨,不知为何竟产生几许唏嘘之意。
马车驶近甘薯地之时,李茴正要打算下车今儿个守夜,那些叶苗已经发芽长叶了,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里出事。
李凰熙却一把拉住他道:“哥,你在这儿都辛苦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现在府里也安宁了,你今儿个就回府好好地歇一觉,反正现在一切进入正轨,应该不会有事的。”
“可是……”李茴却忍不住要担心,对妹妹这块甘薯地惦记的人可不少。
李凰熙又劝了几句,李茴才没有下马车,而是随她一道回府,看着哥哥信任她的侧脸,她在心里道声不是,只是不想他担心,还是一切都不要摊开来讲为好,她将头靠在他的肩上,享受着这一刻的安宁。
今天等了一天,隆禧太后果然如她猜测那般没在今天来巡视,当收到梁晏派人传来的消息说隆禧太后要在今天秘密出行时,她就笑了,她那个多疑的祖母是绝对不会在这天出行,依她的精明,又焉能不知这样一个行程已经人人皆知,这会儿再出来不是她的行事作风。
此时,她的嘴角微微一上勾,明天,不,最迟后天,这位祖母就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她,可得要好好地策划一番,梁兰鸢,这一次看看是你高明还是我棋高一着,我们拭目以待。
慈恩庵,梁兰鸢再度拒绝了仆人悄然煎好的药汁,她不能功亏一篑,姑母是眼尖的人,绝不能给她看出她有装病的嫌疑,这会儿冷静下来,看来她要重新打算一番,忠王妃这次幸运得没有事,可见之前放出的都是假风声,一想到这,她就又要怒火上升,都是中了这计谋,不然她也不会在这节骨眼里弄得这一身病,现在骑虎难下,再怎么样也要扳回一城。
给自己的暗卫吩咐了几句,她似想起什么,咬牙切齿地道:“你回去吩咐府里的账房,就说是我说的,给忠王府拉去十车杯盏碗碟。”
暗卫一愣,这算是什么命令?相府给忠王府送杯盏碗碟,这不是笑话忠王府穷吗?只是现在看到二小姐要吃人的样子,他又不敢胡乱说话,惟有应下。
这本是一桩小事,梁晏听闻的时候,正挟着一颗丸子要吃的他,手上却是一松,丸子掉回了汤碗里面,溅起了油花。
“三公子?”侍女有些惊惶地问了一声。
梁晏挥手示意她下去,在帘子浮动之间似乎看到桓嬷嬷的脸,他的脸色就下沉,着人出去守好门,这时候才看向那给他通报消息的人,道:“这事情你给我这样办……”悄然吩咐了几句。
既然他的小女人有这兴致,身在曹营的他没理由不配合?
萧太尉府,萧荇正要出府的时候碰上他老爹,萧太尉看了看天色,“这个时候不在府里歇息,你准备到哪儿去?”
萧荇拱手道:“爹,正好有友人相约,儿子去去就回,爹早些歇息。”
萧太尉皱眉看了眼儿子,问询了几句甘薯长得如何的话,随即道:“儿呀,为父瞅那忠王府的郡主确实不错,与你倒是一桩良缘,你好好与人家相处,回头我自会到忠王府为你求亲去。”
萧荇一听到这老调重弹,眉尖先自皱紧,他不喜欢李凰熙或许与萧太尉这举动有关,没有说什么反对的意见,而是诺诺地应了几名,方才得以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