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进城(1 / 2)
一本《诗经》让罗隐沉迷不已,诗三百,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人则诚。诚者,发自内心也。至此,罗隐对于《诗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孔子将诗列为诗书礼易之首,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就己道,那首先要诚,诚己诚人诚道,你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以己待人,遵从己道,这才能踏上大道,追随圣人之路。
想到这里,罗隐不得不敬佩起孔子来,一直以来,圣人们都在宣扬自己的道,但从来没有说过,要是吾道与圣人之道相悖,那该如何?孔子虽然也没说,但从他的有教无类,以及尊崇《诗经》来看,孔子作为先师,不愧是至圣。
《诗经》的博大精深,让罗隐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但是,罗隐也知道,要想一口将《诗经》融合贯通,那只是痴人说梦。该是时候放下《诗经》,学习史书了。
说到史书,罗元倒是给罗隐送来了一本珍藏的《左传》,这让罗隐很意外,这本《左转》乃是临摹班昭之书,甚是珍贵,没想到罗家居然有这样的家传,实在是让人意外。
罗隐打开《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这篇史记可谓是《左传》的开山之作,很是精彩。多行不义必自毙,国无二君,黄泉相见,都是出自此处,更让人觉得深思的是,郑庄公作为一个君主,所施行的霸道让人回味,但此法过于隐忍毒辣,不是仁主所为,所以说郑庄公只是一个霸君。
罗隐仔细地体味这篇《郑伯克段于鄢》,心中想的却是为君者的准则,似乎郑庄公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至此以后,这种君王的霸道屡见不鲜,就以本朝来说,太宗皇帝杀兄杀弟逼父,虽是自保,但终归太过于毒辣,之后武周女皇杀女杀子,也是大唐遗风,至于今上,也是精于此种霸道,可以说,整个大唐,在皇帝继承人的位子上,从一开始便推崇霸道。
罗隐放下书卷,突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历来君王似乎都更喜欢这种霸道,喜欢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危及自身根本的麻烦。
天家无亲情,古人诚不欺吾!
罗隐此时感受到了一种盛世的落寞,在得知长安城最新的消息后,罗隐便知道,这场繁华的烟云就要开始被吹散了。
李贵妃,李崇俭,王忠,刘豹,这一切和前世自己所知道的即将将大唐盛世毁于一旦的安史之乱是如此地相似,让人扼腕叹息。王夫子执意进京,想要犯颜直谏,在罗隐看来,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这样一想,罗隐便觉得自己现在的安逸生活,实在是一种罪过,就像是眼睁睁地看着一场灾难,却袖手旁观,实为不仁啊。
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要不然,这和自己的内心相违背,也和自己追求的大道相悖啊。
“谋身谋国谋天下,这可真是考验一个求道者的内心,我该如何做?”
罗隐背着手,走到了庭院之中,看着在湖水之中嬉戏的大白,又看了看惫赖之极的小白,再看一看这一派田园风光,不由长啸道。
“怎堪让这家园毁灭?怎堪让这河山破碎?怎堪让这胡种肆虐?”
这番感慨让大白和小白很不解公子爷这是发得哪门子疯啊,就连听到罗隐长啸,急跑出来的敖鸾也是一脸的不解。
“罗隐,你怎么了?”
罗隐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心中终于明白,作为一个先知,真是痛苦啊。说什么扭转乾坤,说什么改变命运,说什么力挽狂澜,哪有这太平日子实在?升斗小民可不期望马上封侯,只愿家和人兴年年有余。这世道直让人想骂娘,好好的一个盛世光景,怎么就这样地败坏呢?这让罗隐对今上很是不满,只顾一人享乐,而置天下于水火,哪有一点当初的明君之相?
“敖鸾,我决定了,有些事情必须得去面对,我要入世。”
罗隐的决定来得有些突兀,这让敖鸾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好吧,罗隐,那我也该离去了。”
罗隐笑了笑,指着奇石山庄说道。
“这里都是你的地盘,你还要去哪?”
罗隐的笑语让敖鸾眼睛一弯,附和道。
“对呀,我本来就住在这里,还要去哪?”
罗隐拍了拍敖鸾的肩膀,凝重道。
“奇石山庄就交给你了。”
“恩,我会好好地照看这里的一切。”
“那好,我现在就走。”
“这么快?”
罗隐看着远方,满脸肃然道。
“这世道已是如此艰难,我怎能继续掩耳盗铃,装作不知?这不是我的道。”
敖鸾看着罗隐一脸的肃然,知道罗隐已经下定决心,绝无更改,点头道。
“那你就去吧。”
“告辞。”
罗隐走到小白身旁,一敲小白的脑袋,大笑道。
“你这懒货,还不起身。”
小白一脸幽怨地晃着滚圆的身体站了起来,打了一个响鼻,活动了一下腿脚,这才低下头,看着罗隐道。
“公子爷,怎么这么着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