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传说里的男主角(上)(1 / 2)
“宁采臣?!真的假的?”聂豹的大头立刻探出门去,昨夜的愤怒早被他忘到了脑后。
听到这个名字就连满屋的锦衣卫都起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想到昨天的灵异事件,这种看到故事主角的感觉实在让他们兴奋不已。
“不知道那个女鬼还在不在?”特务们窃窃私语,“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王艮却不理这些,他满脸忧虑的走过来,“法师,若不方便就把他们劝走吧,可不能误了恩师的性命。”
韩穿点点头目光迅速地在禅院内一扫,整个大厅里并不露半点异样。他回头问王艮,“阳明先生呢?”
王艮答道,“老师昨夜太累了,刚刚才睡着,有崔大人在一边守着。”
韩穿一侧头果然见崔伯候坐在禅院深处,他身边歪七扭八的睡了几个锦衣卫,正中守着的就是王守仁。那些守着王守仁的锦衣卫不管不顾的睡得香甜,崔伯候却守得丝毫没有懈怠,时不时还握着手中那条大铁链来回的翻看。
察觉到韩穿的注视,崔伯候抬头看看就要起身走过来。
韩穿摇摇手阻止了他,随即对王艮道,“不妨事的,让他进来吧。”
“这……”王艮有些迟疑,但好奇心重的锦衣卫们得到韩穿的发话早就忍不住,一窝蜂的打开大门等着那钱塘县令。
韩穿目光淡然的看着远处那个老人捻动了手里的念珠。
王艮看着韩穿的样子心中有些疑惑,“法师,你可是另有深意?”
韩穿不料王艮这么敏锐,点点头,“没错。令师昨晚告诉我,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们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活法。有些事我还想不明白,或许我可以试着先让屋外的这个人活的好一些。”
“他?”王艮皱起眉头仔细去看那宁采臣。
宁采臣看着约莫有六十多岁的样子,脸上温和有礼,和那些平静的享受晚年的老人们并没什么不同。他身上虽穿着一袭白衫,但看过那鬼书的众人都知道宁采臣是有功名的,至少做到过钱塘县令。这袭白衫不显寒酸反给他添了一分儒雅。
“读书人取了功名,又做了一方父母,看他气度如此又有这般多的仆役,家境想来也不寒薄。如今花甲之年该放下的想必也都放下了,他过的难道不好吗?”
韩穿笑道,“等他进来我们看看就是了。”
不一会儿,宁采臣带了几个仆役走了进来。他先是和蔼的向聂豹点点头,接着一眼看到了满屋的锦衣卫,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聂豹再鲁莽到底也是个读书人,看宁采臣的样子不禁起了维护的心思,“老先生不要慌,这些兄长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不像前院那些败类。你只管在这里歇息,我们都不来扰你。”
宁采臣听了连忙拱手相谢。他刚在澹台芳土那里受辱,如果在这里也辱没了斯文,今日就没脸在这里待下去了。
他手下的仆役一个个跟进来,挑了一张供桌小心翼翼的打扫起来。宁采臣这次带来的除了自己的几个仆人,剩下的都是钱塘县中的皂隶捕手。他们一向骄横惯了,本想借势压人强占了前殿,谁知道遇到个更不讲理的将他们打将出来。报上宁大人的名号后,那个穿着道袍的魁梧汉子不但不低头认罪,还将宁大人也羞辱一通。
到最后大着胆子问了人家的名姓,娘咧,竟是锦衣卫的大老爷伺候着一个老公公在里面。那可是皇帝身边的人!
好在那道人也不多纠缠,一行人就准备躲到后面的禅院先歇歇脚,慢慢在盘算赔罪的人事。
谁想到被人灰溜溜的赶到后院,一打开屋子,竟然又是大群的锦衣卫,而且都在用一种充满求知的色眯眯眼神盯着他们家老爷,就像他们往常盯着怡红院里半遮不露的小红一样。
这群仆役算是彻底的没了往常的趾高气昂。见当中的供桌无人使用,想擦拭干净了给宁老爷办公,就连这都小心的试探着。他们已经打定主意,但凡锦衣卫的老爷们有一点点不悦就立刻离开桌子八尺远。
宁采臣的事情牵扯到藏在屋里的女鬼,锦衣卫的军汉们都不敢乱问。宁采臣的仆役给他收拾好桌子,随即将桌子搬到了靠窗明亮处。
宁采臣招了招手就有仆役抱着一个大包裹走近,解开来,里面是厚厚的几本书和薄薄的几张状纸。
宁采臣将状纸在桌案上展开细细的读,只见他一会皱眉,一会愤怒,时不时还打开一本厚厚的书对照着翻找。
聂豹和王艮都是考了秀才的士子,对于他们来说将来进士及第为官一方自然是他们的人生理想。若要做一个勤勉的官,将来少不了要和这些案牍打交道。他的老师虽然担任过兵部的小官,但从没把朝廷的公文拿来让他们看过。
两人心中像是有小猫抓挠着都磨磨蹭蹭的凑上去看,那些习惯了横眉竖目的仆人看到两人的动作就像他们使了隐身法一样不闻不问。
宁采臣提笔拟了一个伤人案的判词,又拿起一份毁谤名誉的案子,三言两语间将后日要传唤双方和要问的话写了一个小小的提纲。写完之后仍不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