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 儒门横祸(上)(1 / 2)

加入书签

王元姬笑的前仰后合,半晌才很没形象的捶打着韩穿的床铺,“原来王相每日显摆的皇觉寺八僧是这种德性!”

王相是锦衣卫探马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窥私成癖之后最喜欢打听古往今来的秘闻,因此元末大乱世直到洪武开国这一段的故事他知道的最多。

自从知道跟着押解队的这个和尚很有可能是当初开国时的皇觉寺八部众之一,他就时不时的拿当时的一些秘闻出来显摆。不知是当真发生过那么多轰动世人的惨烈往事,还是王相刻意卖好巴结心魔和尚,元末大乱世中皇觉寺神僧的形象瞬间在这帮锦衣卫心中高大起来。

王元姬看着韩穿,笑的像偷到油的小老鼠,“王相肯定不知道,堂堂的皇觉寺八部众其实都是一帮贱贱的男人!”

“说什么呢?”韩穿白了她一眼,“叫师父。”

王元姬立刻跳上去揽着韩穿的脖子很是嗲嗲的叫了一句,“和尚师父!”知道了韩穿那没节操的往事,王元姬顿时觉得这个和尚可爱多了。

或许是经历的太多,让这和尚有些返朴归真的淡然。看了太多相似的悲欢离合,看了太多相似的喜怒哀乐,看了太多相似的**挣扎,那种眼神中的了然其实更多的是索然无味。

韩穿懒得纠正王元姬的称呼,改口威胁道,“不想被剃度就赶紧滚出去,我还有修行的功课要做。”

“好吧!记得等会替我说话。”王元姬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才出去。

看着小姑娘蹦蹦跳跳的离开,韩穿从衾被中欠起身子自嘲的一笑,“真是八个贱贱的家伙,不过还好,我们都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有一件事,韩穿没有和王元姬说。

“佛门出天子”这个谶言其实代表的是中原文明最后的救赎。

儒释道三教相互包容相互衍生,共同构成了汉人文明的道统。而中原的兴衰变化一直或有或无的受着这三种意识的影响。

汉朝以黄老之道修生养息得以盛世,又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这个国家。之后汉明帝引进佛教导致了道教的激烈反弹,到了汉朝盛极而衰的时候,黄巾道人张角趁势而起将这个王朝埋葬!

当天下大乱三国纷争时,为了扶持正统更有道人左慈杀曹孟德,有道人于吉杀孙伯符,有道人诸葛卧龙辅弼刘玄德!

魏晋南北朝时,佛道两门更是拼杀的你死我活,晋哀帝、简文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前秦世祖苻坚、后秦高祖姚兴、后赵石勒、宋文帝、梁武帝……无数帝王传承道、释两脉道统。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下,志在中兴佛法,却很快就被太上玄元道人的后裔推翻建立李唐。一度更改李唐国运的武则天则号称弥勒转世打压道教。唐武宗李炎灭佛,却被继任的唐宣宗杀十二道人作为反击,随后唐宣宗被一道人喂以丹药七窍流血而亡……

一直到了宋朝,宗教的力量达到了最激烈的顶点,宋徽宗更是自认是道教教主,重新修订道藏!

然而就在道门和释门争锋的时候,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地方,灾难悄然发生……

轩辕坟三妖横空出世!

儒门惨变!

就在那黄帝陵中久受香火的一箸一勺一瓢忽然化身成人,做大学问成假圣人,建立了儒门理学。那无穷演变,不可明说的中原道统终于渐渐失去了活性慢慢枯竭。儒学的枯萎并没有引起道门、释门的警惕,反倒乐见其成。

蒙元入侵中原,朝廷大崩坏时,只有一个叫做郭京的道人忽然心生警兆下山去守开封城,谁知区区一个郭京道人独力难支,被无数萨满合围破尽道法。

郭京道人暴毙在开封城门下时,临了发大誓愿,立大谶言,“佛门出天子!”

他将拯救中原道统的复仇信念转嫁在对道教教主宋徽宗灭亡冷眼旁观的佛门身上。

然而,韩穿没有告诉王元姬的是,他窥测的天机却并不是郭京道人的那句话。

而是另一行温和却血淋淋的字。

“礼失求诸野!”

能够看透未来的双眼,让韩穿看到了更远更远的未来!得到了这句触目惊心的话!

这就意味着一旦佛门天子建立的王朝崩坏,那么中原的文明就彻底丧失,最终被外来的文明征服。

永远永远……

韩穿摸了摸光头,长出一口气喃喃自嘲道,“我这个做了和尚的道人,却要满天下寻找让儒门复兴的方法,这算什么事儿啊!若我有一天我心魔大成,镇压不住这满腔**了……”

韩穿不敢再想下去,赤身**的站了起来,手一招大红色的袈裟飞舞而至将他周身缠裹的严严实实。这时,外面刚好传来了锦衣卫小旗的敲门声,“法师,一起出来吃点东西吧。王相他们也回来了,崔伯候说要您一块来听听。”

韩穿淡淡的应了一声,推开门走了出去。

押解队一行住的是悦来楼的一个独院,自然也有正堂。

出去打听消息的张邦正和王守仁、崔伯候、聂豹等人在正堂里围着一张桌子等韩穿。桌上是悦来楼的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